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婶婶的妹妹叫姨(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张蓁接过,

脑子里想着她得去问问附近停牛车的地方,有没有帮忙拉货的。

“杏姨,我一时半会拿不走,先在你这放一下,行不。”

“行啊,有啥不行的。”

见张蓁要走,她像是想起什么,忙出声叫住了人。

“你要找会做衣服的,可以去问问村里里正家大儿媳妇秀娟,”

“秀娟在绣庄当过学徒,不仅会绣花,衣服还做的好。”

“里正大儿媳妇?”

这是谁?张蓁不认识。

“就在村里,离我家不远,汤里正家的大儿媳妇秀娟。”

“布料我看你一时半会也拿不回去,如果你不急着穿,就放在我这里。”

“等我哥来城里找活计的时候,我让他顺便给你带回去。”

张蓁点头,这样也好,多出来的布料还可以给崔婶做一套。

苴兰城下辖方圆十里。

最不缺的就是竹子。

集市上售卖的最多也是竹制品,竹碗,汤匙,竹筷,竹篓。

一眼望去,应有尽有。

一问价格也美丽,她花了20文买了一只木桶,

讲价到25文拿下了十个竹碗+六个汤匙。

筷子没要,她也会削。

花了40文到铁铺买了一把剪刀,张蓁便返身往城外而去。

每个朝代,皇帝居住的都城最是繁华富裕不过,

但一闹灾荒,大多百姓便默认朝繁华富裕之地跑。

最开始的时候,

朝中下令也是如现在这般将百姓就近分配。

开荒种地,以工代赈。

但处于城市最底层的是一些穷人,因为老弱病残,仍然居无定所。

只能在都城巷脚游荡靠乞讨为生。

慢慢的,不少出行的王公贵族们发现。

乞丐一多。

他们一出门就得被拦。

很是烦恼。

久而久之,每次都要给点钱打发那帮人才放行。

这些乞丐尝到了甜头,便更加肆无忌惮。

有些乞丐竟然光明正大的睡到一些朝中大臣的府门外。

赶都赶不走。

这些人非常讨厌这些让他们糟心的流浪乞讨,便上书到了皇帝那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