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第三十七章他乡共酌金花酒(第4页)
是因院长陆九渊邀二人至清平书院讲学缘故。
清平书院原先由书院主持者主讲,
后发展为师生共同听讲,开展辩论。
后这种“讲会”制度被推崇,在各书院轮流主办。
当地官员、士绅、民众均可凭自己意愿前来听讲。
现在这种会讲在益州郡已十分普遍,
几乎成为了书院讲学的主要方式。
豊朝,算的上是书院建设的繁荣时期,
现下国内已有277所书院。
之所以如此鼎盛。
其一,有赖于豊朝政府对书院的开办采取鼓励政策。
其二,有很大一部分学者不愿到朝廷任官而退居建立书院,
自由讲学,使私办书院数量逐步增加所致。
暖烘烘的日光下,酒香在院子里弥漫。
大人们围坐一团,正畅快饮酒谈笑。
那小童在一旁瞧着,眼睛瞪得溜圆,好奇心作祟。
趁众人没注意,“嗖”地一下窜到桌前。
不管不顾地伸出舌尖,轻轻在酒液上一点。
刹那间,辛辣之感在舌尖爆开。
小童“嘶哈”一声,嘴巴大张,舌头吐得老长。
扯着嗓子怪叫:“哎呀,真难喝!”
瞧着他那模样,众人先是一愣。
随即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这小鬼头,胆子倒不小!”
朱栻也笑着附和。
苏琪见小童在这儿实在闲得发慌。
便笑着起身,款步走到小童身边,轻轻牵起他的手。
柔声道:“走,咱们上山逛逛,省得你在这调皮捣蛋。”
小童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忙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拉着妇人的手就往山上走。
苏由一直留意着这边。
见状,迅速朝刘叔递了个眼色。
刘叔心领神会,微微点头。
不声不响地跟在苏琪和那小童身后。
不多时,
三人的身影渐渐隐没在竹林山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