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1页)
「哎哎哎!」阿月赶紧拦住他:「师兄!你先别砍!亲还没成呢,咱要砍也得等他们拜过堂再砍!」
叶廷山站在最外头,看了一圈这帮乌合之众,一边摇头一边自语:「你们真是成事不行,坏事第一。」
李长曳这才笑出声,靠着陶勉的肩膀一抖一抖,笑得像是多年疲惫都松下来。
陶勉看了她一眼,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一笑,像是多日奔波之后,有人在巷口挑着一盏灯笼,照亮了回去的路,他说:
「回家了。」
**
正文完结。
第84章
喜宴有凶(一)坊内风波喜事前,闺中……
最近永安坊的张坊正有点头疼。
确切地说,是两件事夹在一块儿,让他头疼不已。
第一件是,永安坊最东头的李府,他们家的李姑娘要成亲了。
这位姑娘可来头不小,名叫李长曳,去年入的京,之前在万年县做过典史。
具体做什么差事呢?别人可能不知道,张坊正心里可是一清二楚。他有个在禁军当差的表哥,那嘴比茶楼说书的还利索,什么「她审过二皇子的案子」「皇上都单独召见过她」,全都给透得干干净净。
张坊正一听这名头,心里就盘算开了:李长曳这么有名,那她的喜宴,搞不好来的人不是什么户部侍郎丶就是大理寺少卿。要是自己能和这类大官混个眼熟,还用得着天天在这坊内巡逻吗。想着想着,他悄悄地去裁缝铺专门做了新衣,又特意在坊口几个酒局上吹牛,说自己有门路能与李府比邻而坐,还不小心把「大理寺的魏大人也会来」给顺嘴漏了出去。
结果,今天李长曳本人亲自登门,话说得明明白白,喜宴不设官席,只请亲朋好友。张坊正嘴上一个「明白明白」,扯着笑称好,心里却发愁起来,这下,吹出去的牛皮彻底破了,真要到了喜宴那天,还得在坊口拦着老赵老钱他们解释半天:「不是我品级不够见不到,是他们这亲事办得太低调。」
可惜,第二件事更糟,还糟得让人头皮发麻。
这些日子,永安坊出了桩怪事。
起初只是西头宋家的姑娘,夜里睡着睡着,听见窗户那头有嘻嘻索索的动静,像是外头有人蹲在挠窗。
这宋姑娘胆子也大,愣是拿着烛台就掀开了窗,结果只看见窗沿上落着半只老鼠尾巴,血还未干。
此后,坊内中间户的沈家姑娘,最北边的王家姑娘,都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传着传着,整条永安坊的住户,晚上都不敢出门。就算在家,也是点了灯才敢睡觉,甚至有人说这是吊舌女鬼来勾魂,专门勾未嫁人的小姑娘。
张坊正第一次听说此事时,还当是哪个偷鸡摸狗的小贼在骚扰坊内的姑娘们,于是亲自提着灯笼,和手下的侍卫小孙去巡查。他们二人在宋姑娘家外头蹲了两晚,结果屁也没抓到,腿到是冻麻了半边。
他琢磨着,这事说大不大丶说小也不小。要说上报万年县吧,可连具尸体都没丶不够格。可要说不报,这坊内家家户户夜里都在做梦喊抓鬼……再这么闹下去,说不定哪个人就真疯了,那他张坊正这乌纱帽怕也难保。
就在张坊正头疼不已之时,他看着眼前的李长曳,突然脑子里灵光一现。
这案子,不如让李长曳来查!
她不是寻常小娘子,可是万年县出了名的查案好手,连二皇子旧案都参与过的人物,怎能光呆在家里绣鸳鸯呢。
再说了,她反正这几日也没事,不如拿来用用……
想到这儿,张坊正嘴角一咧,笑得比太阳还灿烂:「李姑娘啊,你可真是,咱坊里的福星!」
李长曳听到这话,倒是有些讶异,不禁抬头打量了张坊正一眼。
她和陶勉原本就没打算在京城久留,想着等喜宴一办完,就到洛州那边看看情况。至于喜宴,李长曳原本是想在李家宅子里办个简单的家宴,只要邀请几位至亲好友坐一桌就好,不铺张,不扰民。
可后来她想了想,师父,师兄他们还要长住在这宅子里,难免要和邻居打交道。
既然张坊正每日都在坊内巡逻得那么勤快,连之前阿月准备喜宴的灯笼时,他都热心地来帮忙,不如顺水推舟,把他一并请来。
她原想着对方定会摆出官架子推辞几句,谁知道那张坊正方才还一脸假笑,这下子又突然笑得比蜜甜。
李长曳只得拱拱手:「不敢当,张坊正有话尽管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