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阿月大口咬着包子,含糊道:「对啊,这案子绕来绕去,线索全断在这被面上了。」

「被面?」薛掌柜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句,低头继续忙活,似是不经意地问道,「还能因为一块被面查案?」

阿月撇撇嘴:「还是金丝镶边的呢!薛叔,你见过吗?」

薛掌柜闻言,随意地抬头笑了笑:「嗨,这种事哪轮得到我。」随即低头忙活,话锋一转,「不过,我这五味肉粥里面会参一些野菜,前几天上流山挖野菜,倒是时不时瞧见有人背着包裹从法正寺下来,也不知装了啥。」

阿月闻言,眼睛一亮:「那人长什么样?看清了吗?」

「天太黑,哪看得清?」薛长福摇头叹道,「不过,那方向……像是往城郊破庙那边去了。」

李长曳闻言,心头一动,和阿月对视一眼,随即沉声说道:「薛掌柜,多谢您,这条线索很重要。」

「嗨,尽一点微薄之力罢了。」薛长福摆摆手,低头继续忙活,却没再多说一句。

**

第二日清晨,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吹得流山上层林尽染。法正寺耸立在半山腰,寺顶的琉璃瓦在朝阳的光彩中熠熠生辉。山道上,香客三三两两,钟声悠远,隐隐约约从林间传来。这座古老的寺庙早在前朝便是凤州的信仰中心,十几年前那场灭法风波虽动荡一时,却未能撼动它在民间的地位。

山门前,陶勉抬眼望向巍峨的寺庙。他身着素净的白袍,身形修长挺拔,眉目淡然而温润,整个人如一幅山水间的画卷。

而一旁侍卫的赵霆,则显得格格不入。他一身宽大的书童服,肩宽腰窄,头上的两个小啾啾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二公子……」赵霆低声咬牙切齿,「这装扮真的有必要吗?」

「低调。」陶勉语气淡然,修长的手理了理袖口,「收起你的校尉架子,今天你是我的书童。」他顿了顿,侧头看向赵霆,语气平淡地补充,「还有,别叫我二公子。」

随即他调整了衣摆,嘴角挂着一丝笑意,迈步走进寺内。

赵霆嘴角抽了抽,正想反驳,忽然听到山道上传来几声轻笑。几个提着香篮的小姑娘路过时,捂着嘴笑得直打颤。赵霆脸色顿时铁青,忍不住低声嘟囔了一句,还是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寺内的大殿清净肃穆,住持见深和尚早已等候多时。他拂尘在手,微微欠身:「县令大人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要事?」

陶勉不疾不徐地走近,气度从容。他垂眸回礼,语气温润:「大师怎么知道我是县令?」

见深神色平静,话却藏锋:「风来雨去,世间消息自有流通。更何况,泰玄王头疼的毛病,前些时日还曾托人问诊于贫僧。」

赵霆闻言一怔,眉头骤然紧蹙,脚下上前一步,已迅速挡在陶勉身前。佩剑半出鞘,抵在两人之间。他用馀光扫了扫四周,又回头低声提醒:「大人,小心。」

陶勉摆摆手,走到大师面前,语气微敛:「原来如此。」他略一沉吟,直言道,「此次到访,确实是为了一桩要案。希望大师能提供一些线索,但也请大师暂时替我保密。」

「贫僧只会与有缘人说有缘话。」见深双手合十,低眉垂目,抚过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又缓缓放下,「施主查的是何事,若有所需,可尽管明言。」

陶勉正欲开口,庙外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下一刻,一个身形利落的女子推门而入,步伐带风。她穿着公衙的玄色短打,腰间佩剑随着步伐轻微晃动,眼神锐利如刀。

「陶县令果然先我一步。」女子目光扫过大殿,目光地停留在陶勉身上。

陶勉转头看去,眉心不由微微一皱。他收起脸上的淡笑,语气依旧温和:「李班头,你怎么也在这里?」

「那裹着死人的被面直指法正寺,我自然要来。」李长曳语气冷肃,目光如刀般扫过大殿,停留在陶勉身上,带着几分审视和探究,「只是不知陶大人为何也会出现在此?」

「法正寺是凤州的重要寺庙,我是县令,自然要来查探。」陶勉言辞温和。他看向见深和尚,话锋一转,「大师,李班头说的事,您可有耳闻?」

见深眉头微蹙,语气依旧平静:「不知两位所言破庙之事,究竟指什么?若与本寺有关,贫僧定当尽力协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