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长曳懵了。

陶勉本来还在和三皇子一处,等到陶勉得了消息,便立即抛弃了三皇子,急匆匆赶到李长曳的住处。此时,赵妈妈已经拉着李长曳的手,热情地不知道说了多久:「我们二公子,打小就嘴硬心软,最是个实诚的,虽说不太会讨姑娘欢心,但心眼好,家世好,长得也好。」

陶勉看着这满院的礼品和过于热情的赵妈妈,他一时有些无奈,心底的紧张怎么都压不下去。他可是万万没想到,那一晚之后的初次相见,竟然是这般场景。

赵妈妈看到陶勉过来,立马喜笑颜开:「哎呀,二公子,你和李大人好好说,我先走了。」

说罢,她干脆利落地一挥手,带着一群仆人浩浩荡荡地撤了。

堂屋内,李长曳和陶勉四目相对,气氛一时间微妙极了。

陶勉咳了一声,正色道:「实在对不住,我府上的人都太没分寸,尤其是赵妈妈,她……」

李长曳摆摆手:「没事,她好歹是赵霆的亲娘,我不会怪她什么的。只不过这些礼,你还是带回去吧。」

陶勉愣了一下,心想,坏了,阿曳是不是生气了?于是他赶忙说道:「就没一样能留下的?」

李长曳顿了顿,思索了一下,然后开口道:「那对大雁留下吧,可以放在后院,和鸡鸭一起养。」她心里还有后半句话没说出口,没几个月就过年了,家里三口人,尤其是阿月,胃口那么好,总归还是要备着点的。

然而,她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落在旁人耳朵里,可就不一样了。

陶勉瞬间眼前一亮。

赵霆也差点当场泪洒李府门前,心道:天啊,这天底下还有比二公子更有福气的人吗!

毕竟,在洛州,女方收了大雁,就等同于应了这门亲事。李大人,她,应该是知道的吧!

李长曳话一出口,心里便隐隐觉得不对,正琢磨着要不要把那对大雁也给退了。

还未等她说出口,陶勉便迅速亲自把那对大雁赶到后院中,三下五除二塞进了鸡笼子里,满意地看着那两只雁傻愣愣站在鸡群中,真是非常雁立鸡群。

陶勉拍拍手上的灰,立即转身回到堂屋,正好路上撞上了李长风,便深深地行了个礼:「师兄,今日多有叨扰,实在惭愧。我往后定当好生管束府上之人,不再叫他们鲁莽行事。」

李长风一时没反应过来,下意识摆摆手:「哪里哪里,没事的。」

话出口后,他愣了一下,眉头微微皱起,挠了挠头,心想:等等,师兄?这陶大人比我还大一岁吧?他怎么就叫我师兄了?莫非是因为我长得比较老气?

李长风顿时有点生闷气,板着脸往厨房去了,决定一会儿多吃碗汤面压压惊。

厨房里,同样郁闷的还有阿月。她早就盯上了那堆礼品里的点心,刚想着什么时候能开吃,结果眼睁睁地看着李长曳把东西全都退了回去,就连她偷偷瞄上的那盒正当季的桂花糯米藕也没能留下。

阿月撇撇嘴,闷闷不乐地趴在案板上,心里嘀咕着:头儿不吃,给我吃不行吗?陶大人送的,应该还挺贵的吧?

就这样,厨房里的两个人,各怀心事,沉默了好久,灶台上的水都快烧干了才回过神来。

李长风手猛地拍向案板:「不对啊,今天这架势怎么像是,来定亲的。」

阿月皱起眉头,回想起陶勉日日往这里跑的场景,迟疑道:「陶大人天天来我们这里,莫不是?」

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

「头儿阿曳和陶大人,两情相悦?」

话音未落,李长风腾地一下子站起来:「不行!得找陶勉问个清楚!」

谁知他刚踏出去一步,却被阿月死死拽住。阿月压低声音:「师兄,你先别急!我前些日子夜里巡逻,瞧见一对男女抱在一块儿。如今想想,那两人,隐约有点像头儿和陶大人。」

李长风一愣,他冷静下来,思索片刻,终于叹了口气:「若是旁人,这事还能问个明白,可换做阿曳……唉,她不愿意的事,谁也逼不动。」

阿月赞同:「是啊,头儿若是不愿,早一脚把陶大人踹出门了。」

李长风沉思片刻,忽然神色一凛:「这事不能耽搁,得赶紧叫师父回来!」

话音刚落,他一甩袖子,风风火火冲回客房,铺开信纸,奋笔疾书:

「师父!大事不好!速归!」

堂屋这边,李长曳还不知道师兄已经告了密,此时,她面前倒是坐了个更麻烦的家伙,正是三皇子徐暮。

方才在酒楼里,他本想着和陶勉一起过来,毕竟今日正事要说。结果一个没留神,陶勉就飞到没影了。他是紧赶慢赶,也没赶上看热闹。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