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第1页)
nbsp;nbsp;nbsp;nbsp;第101章青岩书院16真相1
nbsp;nbsp;nbsp;nbsp;昨夜变了天,今晨又冷了不少,好在无风,裹得厚实些,也不算太难捱。
nbsp;nbsp;nbsp;nbsp;文史院水塘早几日结了冰,水边零零星星留着几根干枯的芦草,只剩金色的细杆,歪曲杂乱,风过弯折,左右摇摆。阳光洒照在乳白色的冰面上,折射出刺眼的光,晃得飞鸟都不敢停留。
nbsp;nbsp;nbsp;nbsp;今日恰逢学院休沐,文史院内少学子走动,空空荡荡,惟有塘边水榭内,“假穆元”死的地方,热热闹闹站着十几个人。
nbsp;nbsp;nbsp;nbsp;水榭外,大理寺的官员将水榭层层围住,防止无关人员闯入。水榭内,设有几个座位,陆回和陆亦宁坐在正中间,两旁另坐着板着脸的文史院掌院裴文宇,和不知为何会被请到这里的鲁班院司掌院。谢汐楼站于众人面前,一侧站着扣着肩膀耷拉着眼皮的蔡胜奇,另一侧跪着薛瑾瑜的两个跟班。
nbsp;nbsp;nbsp;nbsp;一片沉寂中,谢汐楼的视线扫过水榭内众人,笑意盈盈,瞎话张口就来:“学生乃卜算院学子孟溪,平日里喜好推理悬案。前几日,学生阴差阳错查到了些关于前些日子书院里发生的命案的线索,所以今日冒昧将诸位掌院,以及大理寺的大人们请到这里,听听学生对此案的分析。若是学生分析得对,还望琰王殿下能考虑下,让学生进大理寺讨份营生。”
nbsp;nbsp;nbsp;nbsp;陆回抬了抬下巴,眼神锐利,不辨喜怒:“说来听听。”
nbsp;nbsp;nbsp;nbsp;在座各个都是人精,谁能看不出这些话是真是假?便陆回应了,众人也只能陪着装傻。
nbsp;nbsp;nbsp;nbsp;谢汐楼酝酿片刻,将前几日发生的凶案抽丝剥茧,娓娓道来。
nbsp;nbsp;nbsp;nbsp;“学生从第一案开始讲起。六日前的清晨,曾有人在此处水榭发现一具冻死的尸体,乃文史院今年秋刚入学的学子,穆元。死者被发现时,端坐于桌案前,手握毛笔,桌上是誊抄了无数遍的策论。”谢汐楼将早就准备好的纸张分发给众人,“这便是那日在穆元身前的桌案上发现的纸张。经查证,这篇空洞无物、被誊抄百遍的策论,出自文史院学子薛瑾瑜。
nbsp;nbsp;nbsp;nbsp;“死者周身无外伤,仵作查验后,确认系活活冻死于雪中。那夜大雪,那么冷的天,死者为何要在这里誊抄策论呢?穿着单衣,未生火盆,四周风雪无门板遮挡……他是傻了还是疯了?要这般折磨自己?”
nbsp;nbsp;nbsp;nbsp;谢汐楼的脑海中闪过“假穆元”死时眼睫上洁白剔透的霜雪,冻成猪肝色的手指,情绪无法平静,她深呼吸稍作缓和后,继续道:“经学生多处走访确认,死者冻死于水榭中,始作俑者便是薛瑾瑜及他的两位同伙,童浩之,王易。穆元自入学以来,长期遭受几人欺凌。死前那夜更是被三人威胁,在这四处漏风的水榭中,誊抄薛瑾瑜这张被夫子夸赞过的策论百遍。若违背薛瑾瑜的意思,则会遭受更可怕的凌辱。死者别无他法,只能顺从,而薛瑾瑜三人则在水榭角落,围着火盆饮酒赏雪,笑不远处那个可怜的人。
nbsp;nbsp;nbsp;nbsp;“风雪越来越大,薛瑾瑜受不住寒冷,先行离开,留下童浩之和王易在现场监督。又不知过了多久,等到童浩之和王易准备离开时,才发现穆元早就没了气息。他就这么无声无息,死在漫天飞雪中,至死不曾低头求饶。”谢汐楼望着裴文宇,神色莫名,“裴掌院,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最可怕的是,这不是穆元第一次被薛瑾瑜欺辱,他也不是第一个被欺辱的人。裴掌院,文史院所有学子都知道的事,甚至夫子们也知道但默认装看不见的事,您知道吗?”
nbsp;nbsp;nbsp;nbsp;谢汐楼的声音很轻,却似有千斤重,像锤子般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nbsp;nbsp;nbsp;nbsp;裴文宇垂眸看着手中的纸张,不知不觉攥成一个团,胸口起伏剧烈,显然被气得不轻。他狠狠瞪着跪在地上的童浩之和王易,见二人垂着头瑟瑟发抖,没有任何反驳申辩的意思,便知道谢汐楼所说不假。
nbsp;nbsp;nbsp;nbsp;裴文宇站起身,冲着众人微微鞠躬:“此事老夫虽不知晓,但确是老夫这个掌院的失职。老夫回去后定会将此事彻查到底,以彻底杜绝这种不良风气!”
nbsp;nbsp;nbsp;nbsp;掌院管理着整座学院,平日里事务繁琐。学生之间若有些摩擦,皆由直学协调处理,并不会特别报到掌院这里。裴文宇说他事先不知晓,倒是极有可能的。
nbsp;nbsp;nbsp;nbsp;谢汐楼细细观察他的神情,确实不像撒谎的样子。她想起穆元舍友尹林所认为的,文史院众夫子皆会维护薛瑾瑜,心中更是悲凉。她叹了口气将此事暂且放下,继续说案件。
nbsp;nbsp;nbsp;nbsp;“案发时恰逢大雪,水榭四周空无所依,风雪卷入水榭中,在地上积了一层,到众人赶到时,每个人都留下了脚印。只是除了这些脚印,还有一串无主的脚印,估摸着来自最先发现尸体的人。尸体面前的桌子上的纸张上,字迹被雪水染湿,奇怪的是,每张纸的最右侧,都有被涂抹的痕迹。在众人到达现场时,这些被涂抹的痕迹墨痕未干,显然是刚涂抹不久。除此之外,桌案上还少了一份策论,便是用以誊抄的母本,薛瑾瑜的原稿。”
nbsp;nbsp;nbsp;nbsp;一旁的陆亦宁越听越迷糊:“你刚刚不是说,这个人是被欺凌以至冻死在雪中的吗?那原稿定是被薛瑾瑜等人带走了,怕被发现真相而受责罚。至于那些涂抹,若是誊抄策论,最右侧当有薛瑾瑜的名字,兴许是那几个人半夜想起此事,起个大早,返回现场将痕迹抹去。”
nbsp;nbsp;nbsp;nbsp;谢汐楼点头:“最初我也曾这般想过,但后来又想着,为何不直接将所有的纸张收走?那日天寒,墨水结冰,要在风雪中用体温融化墨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如直接带走更为方便。除非,那日他没有机会在众人赶到前离开现场,没办法将那么多的纸妥善藏起。
nbsp;nbsp;nbsp;nbsp;“按照我的推测,那天清晨应该是这样的。有一人先到现场,发现尸体,留下脚印,并将现场薛瑾瑜的原稿取走后离开。紧接着,文史院众人因他的呼喊声陆续赶到,最先到的那人发现了桌案上的字,来不及收整,只能匆匆将誊抄纸张上薛瑾瑜的名字划掉。之后,其余人赶到。”谢汐楼的目光看向裴文宇,“裴掌院,那日你也在现场,你可还记得现场的情形,第一个到达的是谁?”
nbsp;nbsp;nbsp;nbsp;裴文宇目光晦暗,默不作声。
nbsp;nbsp;nbsp;nbsp;他自然记得。
nbsp;nbsp;nbsp;nbsp;那日他收到消息,带着几人匆匆赶到现场。到达时,学子将水榭层层包围,水榭中只站着一人,便是他最得力的助手,师进。师进将学子们拦在水榭外,不许他们进入,他还以为是在保护现场,却没想到是为了别的原因。
nbsp;nbsp;nbsp;nbsp;谢汐楼瞧着他的表情,知晓他心中已有答案,便不再多说,转而道:“谁涂抹的,为何涂抹的,其实与穆元之死并无关系,牵扯到的是文史院内的丑闻,比如有人因欺凌者薛瑾瑜的身份,而主动为他遮掩。”她顿了顿,满意地看到裴文宇脸色乌黑,愤怒的神色几乎盖不住,又接着道,“至于那个第一个发现现场,将薛瑾瑜手书的人,其实与穆元之死也无关系,但却牵扯到了第二起命案,薛瑾瑜之死。
nbsp;nbsp;nbsp;nbsp;“穆元死后,学院将此事呈报给大理寺,大理寺派人来查,却始终找不到那个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那人像是人间蒸发了似的。当然,后来还是被大人们发现了些蛛丝马迹,找到了这个人。黄大人,是否能将你查到的事告诉大家?”
nbsp;nbsp;nbsp;nbsp;黄石站在角落,闻言上前一步,抱拳道:“是。我和大理寺众弟兄在山中寻找多日,问过许多学子和先生,一直没能找到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直到那日寻到文史院的洒扫仆役,他说那日清晨天蒙蒙亮时,他恰好在水塘附近扫雪,听到尖叫声后,慌忙向水榭的方向跑,正碰到一人从小路离开,瞧模样像是一个叫蔡胜奇的学子。”
nbsp;nbsp;nbsp;nbsp;众人一脸茫然,不知谁是蔡胜奇,只有鲁班院的司掌院目露震惊之色。谢汐楼叹了口气,望着不远处的人道:“蔡兄,那日你可曾去过水榭?”
nbsp;nbsp;nbsp;nbsp;众人这才知晓角落的人便是蔡胜奇,目光汇集在他的身上。
nbsp;nbsp;nbsp;nbsp;蔡胜奇低着头,神色淡然,仿佛周遭一切都与他无关。
nbsp;nbsp;nbsp;nbsp;陆亦宁眉头紧皱:“文史院学子众多,一个洒扫仆役如何能记得每一个学子的名字?”
nbsp;nbsp;nbsp;nbsp;听到公主的质疑,黄石不慌不忙解释:“其余人大抵是记不得的,但蔡胜奇是个例外。自去年薛瑾瑜进入文史院后,曾多次带人将蔡胜奇堵在水榭中誊抄东西,有时一抄便是一夜。文史院洒扫仆役清晨时会清扫水榭周围,有时能碰到还没离开的蔡胜奇,久而久之,便认识记住了。洒扫仆役最初并未将此事说出,全因蔡胜奇几个月前从文史院转走,去了鲁班院。那日天色暗沉,他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便未曾与他人提起。”
nbsp;nbsp;nbsp;nbsp;司掌院听到这里,挥动着手中的纸张,怒斥道:“就算是我鲁班院学子发现尸体,将这劳什子策论拿走,又如何?他又没杀人,为何要将他带到这水榭中来?是欺我鲁班院无人吗?”他温柔看着蔡胜奇,安抚道,“好孩子,不要怕。鲁班院不像文史院,全是些惺惺作态捧高踩低的小人。你既进了我鲁班院,鲁班院众人皆是你的后盾,都会维护你的,断不会再让你被他人欺辱!”
nbsp;nbsp;nbsp;nbsp;面对司掌院的指责,谢汐楼并不惧怕,依旧平和道:“蔡兄所作所为却与穆元案无甚瓜葛,却与第二起案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还请诸位移步,随我上藏书阁,我会在那里,将薛瑾瑜案的始末说与诸位听。”
nbsp;nbsp;nbsp;nbsp;第102章青岩书院17真相2
nbsp;nbsp;nbsp;nbsp;大理寺官员一早将藏书楼围起,不许任何人入内,就连藏书楼洒扫的王叔都被驱离出院子,去其他地方歇息。
nbsp;nbsp;nbsp;nbsp;藏书楼内空空荡荡,落针可闻。阳光穿过雕花木窗,在陈旧的木楼中落下点点光斑,在这一刻似可触碰。谢汐楼捧着夜明珠走在最前方,引着一行人沿木质楼梯一路上行,直到顶层。
nbsp;nbsp;nbsp;nbsp;步思文早就带着两个收起的风鸢,在窗边候着,瞧见谢汐楼,咧着嘴正准备打招呼,一转头瞥见跟在她身后似笑非笑的陆回,还有两院掌院,瞬间将露出的大白牙收起,乖顺立在一旁,不敢多说话。
nbsp;nbsp;nbsp;nbsp;顶层未放置书架,采光比楼下好不少,谢汐楼将夜明珠搁到一旁,推开西侧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