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第3页)
但其实,就是穷。
五个人兜里凑不出十块钱。
她不仅仅想要学校掏钱,也想薅学校的工具用。
他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很足,挎包里厚厚两个本子,一个是前期记录的文字资料以及后面维护机器时的过程和重点记录。
另外一个本子就是重中之重,里面全是绘制的图稿。
从外壳到内部的一个小小零件,每一个配件钱嘉树都绘制得特别详细并标注好尺寸大小,而在这些图稿后面,是江小娥花了不少精力整理出的全新结构图。
一台和公社脱粒机很相似的全新图稿。
其实他们也有退路,实在不行大不了就用便宜的材料替代,没有工具就大致做个框架出来,反正怎么都不会止步于此。
但他们五人费了这么大的功夫,也不想搞出一个四不像来,如果厚着脸皮能要到赞助,那也不是不能试一试。
“要不……试一试?”
“一斤生铁两角两毛,皮带一块五角,木材咱们自己找,只用借学校的工具打磨,脚踏板两块……唔有点贵,但我们可以换手拉式,用麻绳替代脚踏板……”周洲嘴里嘀咕着,在本子上算了一笔账,最后得出了一个大概的数额。
“成本应该能控制在三十块钱内!”
“嘶,那不得我爸一个月的工资?”
“主要是生铁太贵了,一台机器往少地算都得用十斤。”周洲也觉得有些贵,将近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学校愿意给吗?
“咱们能凑出八块……我回去再找阿奶凑个整,只向学校申请二十块钱会不会更有希望点?”
江小娥一锤定音,“能不能行问了才知道!”
问谁呢?
那自然不可能直接找去校长的办公室,估摸着校长都不知道他们是谁呢。
还是得找卢老师。
“赞助?”
卢伟志将手里的本子搁在桌面,摊开的那页正是一台全新式的脱粒机手稿,一个框架外加各种配件的设计和尺寸,他道:“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说法。”
就是这群年轻人的运气不好。
时代的动荡,各所学校成了重灾区之一,上面那些领导正发愁哪里会在意这些事。
但是看着眼前的图稿,他觉得这事可行而且也不忍心拒绝。
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有过和他们一样的念头,脑子里想着、手里痒着,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行下去。
他忍不住想着,如果当年自己身边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现在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他犹豫了一会,对着学生们丢下一句“等着”就出了门。
弄得留下来的五人都摸不着头脑。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卢伟志又走了回来,用那只完好的左手递了一个东西过去,“拿着。”
江小娥伸手去接,等看清后很是不解,“这是……”
手掌上,放着的是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