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鎏金暗涌(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周明轩的保时捷在超市门口急刹,轮胎摩擦地面的声响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他抱着一箱进口巧克力走向收银台,故意将车钥匙摔在小羽面前,镀金的车标在阳光下格外刺眼:“小羽,今晚丽思卡尔顿的慈善晚宴,我包了整个顶层。”他斜睨着正在补货的杨成,“你那位修货架的男朋友,连西装都租不起吧?”

小羽没抬头,指尖在收银机上快速敲打:“周先生,社区规定不能收礼物。”她的目光扫过巧克力包装,发现生产日期被篡改过——这是影子内阁常用的“瑕疵品洗货”手段,用奢侈品包装掩盖临期食品。

杨成蹲在货架后,袖扣轻轻触碰巧克力盒,金属表面立即浮现出量子加密标签的真实信息:“生产于2023年,已过期147天。”他想起父亲笔记里的警示:“当资本开始包装腐烂,就是陷阱的开始。”

“周先生,”杨成站起身,袖扣在巧克力盒上划出细痕,“这些巧克力的关税单有问题,不如我帮你联系海关?”他的声音平静,却让周明轩想起在父亲书房见过的商业间谍,那种对细节的精准把控,绝非普通理货员所有。

当晚的慈善晚宴,周明轩特意派人送来邀请函,地址写着“仅限小羽女士”。杨成看着信封上的烫金字体,突然想起华海集团每年的慈善晚会,那些富豪们穿着高定礼服,却很少有人像小羽那样,记得给社区老人带降压药。

“陈哥,我不想去。”小羽攥着邀请函,围裙上还沾着下午帮张婶贴膏药时的药渍,“他们的慈善,不过是换个地方炫耀。”

“去吧,”杨成将自己的旧袖扣塞进她口袋,“就当是去收集‘奢侈品包装下的腐烂’证据。”他没说,这枚袖扣内置的量子摄像头,能穿透任何加密屏障。

晚宴现场,小羽看着周明轩向宾客展示“城中村改造计划”,投影里的高楼大厦取代了熟悉的老槐树。她摸到口袋里的袖扣,轻轻按下边缘——墙面的全息投影突然闪烁,露出底层的资金流向图,每笔捐款都转入了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

“周先生,”小羽举起手机,“您的改造计划,是不是该解释下这些离岸账户?”她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宴会厅安静下来,因为所有人都看见,她手机屏幕上的文件,带着中国人民银行的电子水印。

周明轩的脸色铁青,他终于明白,这个超市收银员绝非普通女孩——她口袋里的袖扣,竟能连接国家级金融数据库。而更让他震惊的是,杨成此刻正在社区的老槐树下,用父亲遗留的“尘埃密钥”,将晚宴的证据同步上传至国际刑警的云端。

“小羽,你到底是谁?”周明轩抓住她的手腕,却看见她腕间的丝带,正是杨成教社区老人编的平安结样式,“那个修货架的,根本不是什么穷酸鬼,他是……”

“他是教会我什么是真正财富的人。”小羽甩开他的手,袖扣在水晶灯下闪过微光,“真正的财富,不是奢侈品包装的腐烂,而是让每个老人都能在老槐树下晒太阳的安心。”

深夜的便利店,杨成看着小羽带回的证据,发现周明轩的父亲不仅勾结影子内阁,还涉及当年的“曼谷金融大屠杀”——文件里夹着张旧照片,周父与威廉·布莱克在曼谷的当铺前握手,背景里是父亲遗落的袖扣。

“陈哥,”小羽指着照片里的袖扣,“和你的一模一样。”她的声音有些颤抖,终于拼凑起杨成从未说过的过去。

杨成点头,袖扣在便利店的冷光下显得格外沉重:“1997年,他们用这种袖扣标记每个资本猎手,而我父亲,是第一个摘下它的人。”

社区的老槐树下,周明轩的跑车悄悄停在巷口。他望着便利店透出的灯光,看见杨成和小羽正在整理证据,袖扣的光芒时而亮起,像在编织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所有试图用资本践踏尘埃的人。

“少爷,老爷让您回去。”司机的声音惊醒了他,周明轩摸了摸口袋里的袖扣——那是父亲送的成年礼物,刻着家族徽章,却在此时显得格外冰冷。他突然想起小羽说的“老槐树的安心”,终于明白,自己追逐的奢侈品,从来都比不上便利店的一盏灯、社区的一棵槐树,以及那个戴着黄铜袖扣的理货员,眼中的坚定。

周明轩的转变比杨成预想的更快。他关闭了父亲的奢侈品公司,在社区开了家“晨光便利店”,卖的都是平价日用品,门口摆着小羽画的金融漫画展板。但杨成知道,影子内阁不会轻易放过这个“背叛者”。

“陈哥,便利店的进货单有问题!”小羽抱着一堆退货商品,牙膏和洗发水的包装上,都贴着影子内阁的微型追踪器,“这些货的供应链,和周叔叔的旧公司有关。”

杨成的袖扣在商品条形码上划过,金属表面浮现出血红色的警示:“蝴蝶效应算法已激活,目标:晨光便利店。”他突然想起父亲在日记里写的:“当资本开始渗透日用品,就是战争的号角。”

周明轩在仓库发现了隐藏的服务器,里面存储着所有社区居民的金融数据,包括小羽的会计证考试资料。“他们想利用这些数据,”他举着硬盘,手在发抖,“伪造贷款合同,让整个社区负债。”

杨成接过硬盘,袖扣与接口对接的瞬间,量子密钥自动销毁了数据,却保留了追踪信号:“通知林雪,信号源在迪拜的离岸服务器,负责人是周叔叔的商业伙伴。”他看着周明轩,“你父亲当年在曼谷埋下的种子,现在该由我们来收割了。”

小羽在整理便利店时,发现周明轩的笔记本里夹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周父与杨明远在剑桥合影,两人的袖口都戴着同款袖扣。“原来他们曾是战友,”她低声说,“后来为什么……”

“因为资本的诱惑,让有些人忘了初心。”杨成指着照片里父亲的笑容,“他当年设计袖扣,是为了记住每个被资本伤害的人,而不是用它来炫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