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9早春(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从樾点点头:“那挺好,有地方特色。”

“特色?我们社里的人说跳采茶舞很土,这个舞蹈现在都是乡镇舞蹈团的阿姨在跳,我奶奶跳广场舞都不跳那个了。”陶芯耸了耸肩说:“队里很多人都不想排这个节目,觉得跌份儿。”

林稚音听到这儿,想起了上回和从樾去庙会广场看节目,那时候跳采茶舞的的确都是有些年纪的阿姨,没见着几个年轻姑娘。看来这个舞蹈和很多民间舞蹈一样,慢慢地断代了。

从樾皱了皱眉,问陶芯:“你也不想跳?”

“我是社长,当然要起带头作用。而且……”陶芯踮了踮脚尖,转了个圈,显得心情愉快的样子,“我还挺愿意跳的。韩老师有意让我跳‘蝴蝶’,我小时候看采茶舞就觉得跳‘蝴蝶’的人是最漂亮,跳得最好的。”

从樾直白道:“我看你就是想跳主角。”

陶芯下巴一抬,爽快承认:“我就是要跳主角。”

“那你怎么不跳‘茶婆’?她也是主角。”

陶芯露出一个嫌弃的表情:“茶婆的扮相不好看,我才不要。”

采茶舞是带着剧情的舞蹈,其中有茶婆茶公,一众采茶女还有“蝴蝶”等角色。在舞蹈中,“采茶扑蝶”是重头戏,因此,“蝴蝶”的表演者理所当然就成了舞蹈的关注点,是独一无二的角色。

从樾在平湖长大,又特别喜欢参加民俗活动,从小到大他看过无数场采茶舞,自然知道“蝴蝶”一角的重要性。

就像龙的眼睛。

他下意识看向林稚音,想到她上回在河堤上蹁跹的舞姿,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要是林稚音去跳“蝴蝶”,说不定会很出彩。

……

十月份,理论上该是秋天,但南方仍是十分燠热,蝉鸣不断,分明还是盛夏。

校园生活日复一日,尤其是高三,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乏味至极。不过学校最近有一则消息在学生间传播,就是校舞蹈社在招人。

这其实是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因为在学校里实在太无聊了,才会被拿来讨论。加上平湖中学的舞蹈社小有名气,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里总有舞蹈社成员的身影,所以关注度比较高。

舞蹈社招新基本是面向高一年级的新生,因为高年级的学生早就筛过一遍,会跳舞的基本上已经入社了。上一届学生毕了业,社里缺人,加上校庆在即,这才急着招新人。

从樾从陶芯那里知道舞蹈社在纳新,和她要了一张入社申请表,陶芯还十分莫名,直说舞蹈社不招净炉手,让他别走错赛道了,走他的“七星步”去。

从樾说帮忙宣传,拿了申请表回到教室,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夹进了林稚音的课本里,之后若无其事地坐回自己的座位上。

林稚音接完水回来,拿过课本一翻开,入眼的就是舞社的申请表。她愣了下,不用怎么动脑筋就猜到这张申请表是谁夹进她课本里的。

现在在这所学校,只有一个人知道她会跳舞。

林稚音盯着那张申请表看了几秒,眼底微微泛起波澜,但很快就恢复了死水一般的平静。

她已经不想再跳舞,也不想加入任何一个集体了。

从樾一直注意着林稚音的动作,见她静止了一会儿,把那张申请表直接扔进了抽屉里,完全搁置。虽然不意外,但他不免有些失望。

他倒不是非要林稚音加入舞社,只是觉得她跳舞跳得那么好,不展示可惜了。不过这种事情还是看林稚音自己的意愿,既然她不愿意,他也不会勉强。

进入中旬,高三年级开始了第一轮的总复习。

随着复习进程的开启,学习强度越来越高,年级里所有学生眼见地越来越疲惫。学校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魄去迎战高考,将周二周四的早操改为了跑操,这一举措直接将全年级学生的怨气推到了顶峰。

周二实行课间跑操政策的第一天,从樾抱着球照例要去占领球场,结果刚离开教学楼没几步就被老李头抓到了。

老李头以没收篮球为威胁,让从樾把篮球收起来,不得再在课间打球。“留得篮球在,不怕没球打”,为了以后的幸福,从樾只好暂时听话,老老实实地抱着球回教室。

回到教室,他意外地看到了趴在课桌上的林稚音。

其他同学都去了操场,此时教室里只有她一个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