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新帖刚发出,就有忠实小粉丝前来留言——

总是睡不醒:【美鼠了!!吸吸姐姐美貌!!】

爱吃番茄锅:【确认过眼神,是我只买得起手上那杯咖啡的人。】

面包只吃达利园:【嗷!!太美了!老天鹅!下辈子让我长成这样吧!】

……

沈初棠一一翻阅完几条最新评论,倍感身心愉悦,喝一口手中的咖啡,寻了个与她IP相同的账号给与回复——

【小宝,咱们这个IP有什么特色美食推荐呀?】

自打知晓联姻消息以来,难得这般酣畅淋漓地逛街购物,她决定借此情志,再好好逛逛。

很快,回复就发了过来——

【嗷!姐姐翻我牌子了!!咱们这边的话蟹黄汤包、三虾面、梅花糕、粢饭团、泡泡馄饨、定胜糕、桂花糖藕、猫耳朵、藏书羊肉……】

看着对方发来的一长串特色小吃名,沈初棠看得眼睛都花了。

急忙叫停:【有什么店铺推荐吗?】

她再一家家去搜店铺也太麻烦了。

面包只吃达利园:【有!听蕉弄的侬好小吃铺,他家猫耳朵和泡泡馄饨一绝。】

侬好小吃铺?

沈初棠的母亲是沪城人,来南临的这几日,她发觉南临当地方言与沪城方言多有相似之处。

比如这个“侬好小吃铺”,她猜应该就是方言用语。

给出谋划策的小军师发去谢谢,她在导航软件中输入地址,AI女声提醒路线规划成功,随即启动车子,前往目的地。

江南地区,多是坊、弄、巷、街一类的地名,也一如它文字形式展现出来的那样难走。

沈初棠依着导航提示,最终开进了一片小闹市区。

河埠廊坊,依水成街,各式乌木烫金牌匾标注的“老字号”挤成一片。

车子在街口就彻底停止了前进,骑着单车的大爷打着铃铛,“叮铃铃”穿街而过,穿花袄的大婶挎着菜篮子,结伴成群地同街边卖花的奶奶讲价。

连个正儿八经的停车场都没有。

沈初棠在街口下了车,好在街道看起来清爽利落,虽噪杂,但乱中有序,烟火气十足,否则她大概率会转身就走。

在路边泊车收费点停好车,沿着一排枕水的“老字号”一一找去,却始终未见那家“侬好小吃铺”,就在她即将失去所有耐心的关头,一只较周边其余牌匾要小一号的小门头出现在眼帘。

看清匾额上的字后,沈初棠眼眸一亮。

就是这家了!

侬好小吃铺!

她的视线由牌匾下移,看向那口支在门前的铁锅,炉火烧得正旺,半锅热油,老板站在灶台后,热火朝天的炸着糕点。

白白胖胖的面剂子在老板娘的手下,一拉一扭,“呼噜”一声滚进热油里,“噼里啪啦”炸起油星子,煎至金黄,再捞出,滚一遍糖霜,装袋售出。

沈初棠的眉头即刻拧成了一团。

好标准的糖油混合物。

这吃完得长十颗痘痘吧!

她抿一抿唇,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前方等候的人群一一取了餐离开,老板娘站在案板后,抬头看一眼,热油熏蒸过的脸颊红润有光泽,对着沈初棠盈盈一笑,“妹妹,想契点撒物事?”

沈初棠没听懂,一脸懵地“嗯?”了声。

老板娘反应过来,她应该是来旅游的,笑呵呵地用普通话重复了一遍,“想吃点什么呀?”

她看一眼案板上整齐排列的面剂子,“额……”了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