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退学(第3页)
章志娟一副不屑的姿态,下巴高抬,眼皮半垂审视着她:“我们学校很少发生女生打架的事件,上个月你研学直接在基地跟卫校的人打了起来,这事儿在四中、卫校还有基地传得人尽皆知,你心里没有一点羞愧感吗?”
她语气愈发尖锐:“要不是罗老师坚持为你求情,你现在还能站在这里跟我说话?你忘了你的留校查看处分了吗?这次你又在校外跟人打架,还闹到了警察局,逼得人家家长跪在学校门口求你。”
章志娟越说越气愤,猛地拍桌而起:“你眼里有没有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没有一点对老师的尊重?淮徐一中的脸快被你丢光了!”
萧落长长的深呼吸调整情绪,拳头握紧。她深知章志娟的为人,章志娟这是把所有的罪过加载到她的头上。
她站直身子,声音清冷:
“老师,您在不了解事件全貌的情况下,就认为都是我的错吗?事情真相可以找第三方证明情况。”
“我从艺校考入一中是放弃了艺术生身份,过了教育局公布的分数线全考进来的。您用‘艺校学生’的标签概括所有人,是否也否定了我们学校其他特长生?比如去年考入清华美院的陈学长,难道他的品行也被‘艺校’二字定义吗?”
“如果学校能及时处理研学基地的霸凌事件,而不是让受害者写2000字检讨,或许就不会有后续冲突。”
“倘若学校认真调查过,应该清楚我是正当防卫。但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教务处从未调取过这些材料——请问这是否属于校方失职?”
“章老师也是女性,假设您遇到我这种情况,您又能怎么做?”
章志娟脸色铁青,强撑威严,仍旧是审视的姿态:“怎么那么多艺术生,就你出了事情,说到底还是你为人处世有问题。如果我是你,我大概率不会让这件事发生。校规第八条明确禁止学生参与校外斗殴,你在留校查看期间犯了错,按照校规执行,必须把你劝退,这个暑假跟你家长好好找找哪所高中愿意接受你吧。”
听到“劝退”两个字,萧落睫毛轻颤,澄澈的双眸紧紧盯着眼前疾言厉色的女人。
章志娟满意萧落在她威严下的反应,反正这女孩从今以后再也不是淮徐一中的学生,她继续刻薄道:“一中容不下你这尊不懂得尊敬师长的大佛,你也可以趁你现在长得还算漂亮可人,退学找个好人嫁了吧。”
“尊敬师长?您除了教师这个默认身份还有什么值得学生尊重的地方呢?”
萧落挺直脊背,脑海像放电影一样快速闪过章志娟的种种行为,历历在目。她直视章志娟,语气骤然锋利:
“我应该尊重您在那些农民工家长面前断言他们的孩子没有前途,还是您不问缘由在早读班上连续掌掴疑似早恋的学生,当众辱骂学生是贱人?尊重你现在偏听偏信,刚愎自用,仅凭个人偏见就给学生定罪处罚?”
“您教学生用“年轻美貌”换取婚姻来逃避校园暴力,倒不像是个人民教师会说出的话——”她欲言又止,身为语文老师的章志娟瞬间凭借着强大的语感精确地脑补出萧落未说出口的下半句话。
难以想象平时小白兔一样文文弱弱的女孩,骨子里竟如此强硬。
章志娟恼羞成怒,死死地瞪着萧落,气愤地指着她鼻子:“你怎么敢这么跟我说话?滚出去!滚出一中!”
萧落轻轻地转过身去,准备离开教务处,想起什么,她扶着门框转身,神色平静:“尊重从来是相互的,任何人都没有践踏他人尊严的特权。无论是特长生,还是文化生,我们和章老师一样,都拥有独立的人格,在此,衷心祝老师今后工作顺利。”
出了办公室,萧落扶着升旗台后面的一棵百年榕树,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卸下了刚刚的声势,她掏出校服口袋里被焐热的金属录音笔,按下暂停键。
萧长钧身为电视台记者,向来注重信息留存的重要性,平日里便教导女儿,真相需要证据才能活下去,遇到关键情况务必要录音。
她被纾丹通知去校外时候,握紧了口袋里的录音笔。
接下来萧落成为了一中的大红人,一个能把章志娟气的在办公室大声嘶喊要开除学籍让她回去重新中考的传奇人物。
教育局收到录音和其他学生家长的联名举报,指派专人或成立调查小组,前往淮徐一中核实录音内容,调查结果显示章志娟确实存在不当行为。
章志娟被撤销行政职位,无限期停职。
教育局也对淮徐一中提出整改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市电视台《教育观察》栏目组记录了这件事情,淮徐一中处理校园暴力的不当操作弄得教育圈人尽皆知。
萧落最终选择了转学,尽管这所学校是她初中拼尽全力考上的,如今竟成了一座压抑的“围城”。她厌倦了淮徐一中成绩至上的教育理念。
淮徐一中实行全封闭管理,在校学生一律强制住校,教官如影随形。
镂空装玻璃的宿舍门,床铺须整洁如军营,高频次电子设备搜查让学生隐私无处可藏。
每周一国旗下,教务处老师以“淘汰论”进行打击式训话。
学生如同被驯化的囚徒,窒息于军事化管理的铁笼中。
高一的教学生活监狱般压抑的教育氛围压得她透不过气。这件事恰似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的母亲夏远霖,暑假难得从外地回来陪伴了她几日,一次饭局,夏远霖无意间谈及此事,被叶明生物科技总经理叶明玳知晓此事。
这位年轻有为的后生好心牵线:“我认识英海私立高级中学的校长,我弟弟在这所学校读书,英海的教师均毕业于顶尖院校,光是正高级教师就占比20。6%。学校设施齐全,倡导学生释放天性,我想很适合夏博士的孩子。”
他稍作停顿,接着补充道:“在东郊澜湖那边,离临江有点远,我弟弟住在澜湖附近的小区,如果夏博士不介意,我可以去问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