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记忆假发元昊的记忆(第1页)
“你好,我是元昊。”
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大城市,身高一米九,从小就是人高马大、能吃能干的类型。
虽然只是普通的小康家庭,但父母对我的教育格外重视,倾尽所有,希望我能走得更远。
19岁那年,家里咬牙送我出国留学,目的地是英国伦敦。
初到伦敦时,我满怀憧憬,觉得自己踏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然而很快,我就感受到了现实的压力。
这里的物价高得离谱,一瓶普通的矿泉水折合人民币就要十块钱,坐一次地铁更是接近二十块,而我们在国内坐公交不过一两块钱。
刚开始的几天,我还沉浸在对异国生活的兴奋中,走在泰晤士河畔,看着街道上形形色色的人流,感受到这座国际化都市的繁华。
可随着钱包里的钱一天天减少,我的心情也从新鲜感迅速滑向焦虑。
那时候,我有个女朋友,跟我是国内语言班的同学。
我们一起出国留学,一起面对陌生的环境。
本以为可以像电影里演的那样,谈一场浪漫的异国恋,没想到现实比想象中骨感太多。
伦敦的高消费让我们倍感压力。
每次去超市结账,看到账单上的数字,我都要在心里计算一下还剩多少钱。
而当我们在路上看到西装革履的金融白领、开着豪车的富二代。
看见街边高级餐厅里觥筹交错的上流社会时,心里更是生出一种强烈的落差感。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要挣钱。
我开始找工作,最终在一家中餐馆找到了端盘子的活儿。
这是一份典型的体力活,一天工作12个小时,每小时大概能挣十几镑。
每个周末,我都会去打工,两天下来勉强能赚到一周的生活费。
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至少能让我们维持基本开销,不至于每天省吃俭用、精打细算。
然而,12个小时不间断地端盘子、上菜、收拾桌子,双腿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餐馆里客人络绎不绝,厨师们大声喊着菜名,老板催促着动作要快,而我只能咬牙坚持,每天重复着机械的动作。
下班回到租住的小公寓,我整个人都像散了架一样,手臂酸痛得连抬都抬不起来。
女朋友心疼地帮我揉着肩膀,而我却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这远远不够,我需要更好的赚钱方式,否则,仅靠这样卖苦力,我的未来依然渺茫。
就在这个时候,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桶金的机会。
那几年,国内某个现在已经踩缝纫机去了的流量明星正当红,他带火了一个潮牌。
这个牌子在伦敦的售价相对合理,可一旦到了国内,溢价能翻上几倍,甚至有钱都未必能买到。
我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商机,开始做起代购。
一开始,我只是帮几个朋友捎带,顺便赚点小钱。
但很快,我意识到这个市场供不应求,需求远比我想象得大。
我索性把这当成一门生意来做,逐步扩大规模。
每周五下了课,我几乎是直接从学校冲出门,打车飞奔到希思罗机场,赶上最晚一班回国的航班。
两只超大的行李箱塞得满满的,里面全是那些在国内被疯抢的潮牌单品。
回到国内后,我几乎不需要自己去找买家,货刚刚到手,就已经被一抢而空。
利用人脉和社交平台,我很快建立了一套稳定的销售渠道,每次回国,倒手一卖,净赚两三万。
而飞回伦敦的时候,我的箱子空了。
英国的香烟价格昂贵,尤其是那些在国内常见的品牌,在伦敦几乎卖到天价
于是,我回国时,会花四五万买上两箱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