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卖孩子了(第2页)
赵大婶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周清的恩情。
心里一着急就和葵花一起跪下,周清连忙扶她起来。
“赵大婶,你不必如此,我就是不找葵花帮忙,也是要找别人的。她给我干活,我给她工钱,这是应该的。”
这个年头活计哪是那么好找的?尤其葵花这么小,镇子上人根本不愿意要她,更别说每日给八文的工钱了,壮年男人去码头扛工包一天下来才二十文!
赵大婶抹了把脸上止不住的眼泪,心里清楚周清这是在帮自己。转身,她再三叮嘱葵花:“葵花,到你周嫂子那儿,可得好好干活,千万别偷懒。”葵花含着泪,用力地点点头。
周清领着葵花到自家院子。
“你把这些榆钱叶子清洗干净,然后把衣服洗一下就行了。
今天先这样,以后需要做什么我再慢慢告诉你。”
葵花瞪大眼睛。就这些?
这也算是活吗?
心里对周清更加感激,周嫂子肯定是为了娘不把我卖掉才叫我过来的。
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干活,不能辜负周清的这份恩情。
“娘,咱们今天真的不去镇上卖猪下水了吗?”
韩二不解,他们生意那么好,今天不去多可惜啊。
周清手上的活路没停,她得多做一些不同口味的糕点。
“不去了,这个叫饥饿营销,要是每天都能吃的到,反而不那么稀罕了。”
韩二眸光闪闪,娘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娘,那咱往后都得这么着,隔三岔五去卖呀?”
周清停下手中搅拌面糊的动作,抬手擦了擦额头的细汗,笑着看向韩二,耐心解释道:“也不是绝对的,得瞅准时机。
偶尔不去,让大伙心里头一直惦记着,等咱再去的时候,他们才更乐意掏钱买。”
周清这边做榆钱糕忙的热火朝天,大槐村里其他人家也没闲着。
许多妇人都摘了榆钱叶,自己琢磨着做榆钱糕,要是也能做成功了,比周清卖的便宜些,赚点小钱肯定没问题。
大槐村上空弥漫起一股怪异的气息。
家家户户都在捣鼓榆钱糕。
有的人家蒸出的榆钱糕,散发着一股酸涩味,像是发酵过头了;有的则带着一股焦糊味,明显是火候没掌握好,锅底的糕都烤糊了。
张二嫂家的院子里,她正对着灶台唉声叹气。
锅里那黑乎乎的一团,哪里还能看出是榆钱糕。
“这咋就做不好呢?周榆钱糕不就是榆钱叶和粟米粉吗?难道是没加糖?”张二嫂觉得自己顿悟了。
手忙脚乱地重新准备材料,试图再做一锅。可第二锅出锅时,味道依旧差强人意,糕体又硬又散,根本没法入口。
王大娘那边也好不到哪儿去。她在厨房忙得晕头转向,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
端出一盘刚出锅的榆钱糕,糕体软趴趴的,像一滩烂泥,还散发着一股酸溜溜的气味,好似刚从醋缸里捞出来一样。
王大娘皱着眉头,用筷子戳了戳那“烂泥糕”,满脸嫌弃地说:“这玩意儿咋跟鼻涕似的,咋吃啊!我这都按葫芦画瓢了,咋还做成这副鬼样子!”她把盘子往院子里一放,让自己男人和儿子过来尝尝。
俩人闻了闻那酸味,捂着鼻子直摆手。
王大娘看着他们的反应,气得直跺脚。
“这钱可真不是好挣的,我这老胳膊老腿的,白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