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发大财了啊(第2页)
“这货,老子抓住的!”
说到这里,几个人一起哈哈笑了起来。
从此以后,船山的历史上又多了一桩悬案。
关键就在于,当问起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的时候,在场的四个人,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
一样的是,每个人都极力表示,自己才是发挥了最大作用的那个。
以致于当岛国电影罗生门广为人知后,这个事件就有了一个别致的称呼——船山罗生门。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眼看着那货已经被五花大绑起来了,不可能再有反抗的机会。
林建国招招手,把另外三个人都叫到了一边。
摆在几个人中间的,是那货的背包。
林建国拎了一下,很沉重,打开卡扣,底朝天……
“哗啦哗啦!”
随着里面的东西掉落出来,几个人的眼珠子一下子都大了。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哪怕只有一点点……”
贾胖子的文化水平突然提高了,念起了也不知道从哪本书学来的台词。
不过其他人谁也没听见。
“这……”林建国指着地上那几块黄灿灿的东西,结巴地道:“这真是金子?”
“你们谁见过金子?出来说句话?”
秦家兄弟也是三代贫农出身,很自觉的把目光看向了贾胖子。
贾胖子吞了一口口水,道:“我见过,我妈有一对金耳环。”
贾胖子弯腰捡起来一块,对着阳光仔细看了又看,然后放进嘴里咬了一下。
有牙印!
“一、二、三、四……七、八!”
贾胖子的声音开始颤抖。
足足有八根小黄鱼。
“发财了,兄弟们,咱们发财了啊!”
“还有呢!”林建国注意到地上还有一个小皮包,捡起来打开。
“我靠!难怪这么多人愿意做特务……”
包里厚厚一沓大团结,看起来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除此之外,还有几封信。
“狗特务……哦不……是狗大户!”
秦小娘子咽了口口水。
这可是八十年代初,光荣的无产阶级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几十块,而渔村里的渔民,虽然要比工人好一些,一年能分上一千块也顶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