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余波震荡(第4页)
"前方便是断桥,"他指向不远处的一座小桥,"相传白娘子与许仙便是在此相遇,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也是一段佳话。"
李清歌抬眼望去,只见那小桥横跨湖面,白墙黛瓦,确有几分诗情画意。阳光洒在桥上,将影子投在水中,随着微波轻轻摇曳。
"前几日读《西湖七月半》,"上官临风继续说道,"其中有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倒与我们破案时很像,总是在案情迷雾中摸索,直到拨云见日。"
"王爷倒是风雅,"李清歌微微一笑,"不过案件虽破,但那日我们回城时,似有人跟踪的疑云,至今未解。"
上官临风点头:"不错,我已暗中派人调查,但始终没有发现异常。或许只是虚惊一场。"
小舟行至湖心亭,两人下船稍作休息。亭中清风徐来,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上官临风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茶点,与李清歌分享。
"这糕点是临来时在状元楼定制的,"上官临风解释道,"听闻李姑娘喜欢莲子,特意吩咐多添了莲蓉。"
李清歌惊讶地看了他一眼。她确实喜欢莲子的清香,但这点小习惯她从未对人提起,上官临风竟能观察入微,实在出乎意料。
"多谢王爷体贴,"她轻声道,嘴角含笑,心中一暖。
两人一边品茶赏景,一边回顾这段共同破案的日子。从初遇时的互相试探,到后来的默契配合,不知不觉间,两人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还记得当初在万家药铺,我们发现暗道时的情景吗?"上官临风笑着问道。
李清歌点头:"那时我还以为王爷会一马当先,没想到王爷竟如此谨慎。"
"我可不是谨慎,"上官临风故意压低声音,"我是害怕啊!"
听他如此自嘲,李清歌不禁莞尔。她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轻松地笑过了,往日的警惕与冷静在这个温暖的下午似乎都融化在了西湖的水波中。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上官临风望着远处的山峦,"你为何会选择做一名通灵师?"
李清歌微微一怔,继而眼神变得柔和:"这要从我父亲说起。他原是大内御医,因为救了一位不该救的病人,被贬出宫。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医术有通灵之能,便开始研究这门奇术。"
"我自幼跟随父亲学医,十岁那年,父亲因病离世,临终前将毕生所学传授给我。"她的声音略带沙哑,"我继承了父亲的通灵之术,希望能像他一样,救死扶伤,为世间带来一些光明。"
上官临风静静聆听,深受感动。他伸出手,轻轻覆在李清歌的手上:"你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李清歌没有抽回手,反而微微转腕,让手掌与他相贴。这个小小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是她对他的信任与接纳。
太阳渐渐西沉,湖面上波光粼粼,两人的身影在水中相映,宛如一幅和谐的画卷。上官临风轻声询问李清歌是否愿意继续与他共同查案,李清歌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却在暮色中悄悄牵起了他的手。
"天色已晚,"上官临风说道,眼中却带着不舍,"我送你回去。"
小舟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靠岸。两人并肩走在回城的路上,暮色渐浓,路边的灯笼一盏盏点亮,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
"今日多谢王爷款待,"李清歌停在自家小院前,轻声道谢。
上官临风摇摇头:"不必客气。李姑娘,过几日城南花会,不知可有兴趣同往?"
李清歌微微一笑:"王爷相邀,自当奉陪。"
上官临风脸上笑意更深,执起李清歌的手,轻轻一吻:"明日我派人来接你。"
李清歌脸颊微红,轻轻点头。待上官临风离去后,她站在门前良久,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甜蜜与期待。
回到房中,她取出《灵心经》,翻到未完成的章节继续研读。然而心思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今日的湖畔之游。那句"我对你的在乎,已超越了合作伙伴的关系",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她轻叹一声,合上书卷。通灵之术日益精进,但在感情这条路上,她却如同初学者,小心翼翼,既期待又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