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隐秘往事(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晨光微熹,李清歌早早起身,昨晚的发现令她辗转难眠。那个隐秘的祭坛、诡异的足迹、以及不断出现的"鬼影",无不指向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

她刚梳洗完毕,便有轻轻的敲门声响起。

"进来。"

上官临风推门而入,看上去也是一夜未眠。"我想了一夜,总觉得这府中怪事不简单。"

李清歌点头:"那祭坛上有股怨气,与府中鬼影一脉相承。我们需要调查李将军的过往,尤其是与他义女有关的事。"

"我已有打算,"上官临风低声道,"李将军曾是我父亲的部下,他十五年前确实带回过一个小女孩,说是剿匪时收养的孤儿。我知道他的一位老部下现居城南,或许能问出些线索。"

"好,我与你同去。"

两人告知李将军要出府办事,随即动身前往城南。路上,李清歌思索着昨晚的发现:"那祭坛上的灵位,你看清了吗?"

上官临风摇头:"字迹模糊,只隐约可见一个'唐'字。"

"唐?"李清歌若有所思,"李将军可曾提及义女的身世?"

"据我所知,他只说是在剿匪时救下的孤儿,从未提及她的出身。"

两人穿过熙攘的街市,来到城南一处简陋的院落前。院门半开,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正在院中练拳,招式刚健有力,显然是行伍出身。

"张老。"上官临风上前行礼。

老者收势,仔细打量来人,忽然眼前一亮:"这不是小王爷吗?多年未见,都长这么大了!"

寒暄过后,张老将二人引入屋内。得知来意后,他神色凝重,沉吟良久才开口:

"这事说来话长。十五年前,边境山匪猖獗,朝廷派李将军率兵剿匪。当时有个叫唐家寨的山村,据报是匪徒盘踞之地。我们夜袭该寨,不料。。。"

老人声音哽咽,显然是触碰到了不堪回首的往事。

"不料如何?"李清歌轻声追问。

"不料事后才知,那里并非匪窝,只是寻常村落。因为情报有误,加上夜色昏暗,我军将一户农家误认为匪徒据点,展开了无差别攻击。等天亮才发现,死者皆是无辜村民,唐家一门十三口,只有一个三岁女童幸存。。。"

上官临风倒吸一口冷气:"你是说,李柳就是。。。"

"正是。"张老低声道,"将军愧疚不已,将那孩子带回抚养为义女,终生赎罪。"

李清歌眉头紧锁:"这女童是如何幸存的?"

"藏在地窖中,大人们临死前将她推入窖内。等我们发现她时,孩子已经吓得不会说话了,瑟缩在角落,眼神空洞。将军心软,不忍见她无依无靠,便带回家中抚养。"

"李将军可知道义女已经得知真相?"上官临风问道。

张老一惊:"怎会?将军一直守口如瓶,连夫人都不知详情,只说是剿匪时救下的孤儿。"

李清歌双眸微闭,似乎在梳理这些信息:"李柳现年十八,十五年前只有三岁。虽然年幼,但若亲眼目睹血腥场面,记忆会深深烙印在心底,即使表面忘却,梦中依然会重现。"

上官临风若有所思:"所以她在不知不觉中寻找真相,最终发现了养父的秘密?"

"很可能。"李清歌点头,"我们得回府观察她的一举一动,看看她是否真的在策划复仇。"

告别张老后,两人匆匆返回李府。途中,李清歌突然停下脚步:"有件事很奇怪。若李柳确实知道真相并意图复仇,为何要等十五年?"

上官临风目光深邃:"或许她一直在暗中调查,直到最近才确认真相?又或者。。。"

"又或者她早已知晓,只是一直在等待最佳时机。"李清歌接过话头,"养父母对她恩重如山,复仇的决心恐怕也曾动摇。内心的挣扎可能使她举棋不定,直到最近才下定决心。"

回到李府,两人便开始暗中观察李柳。表面上,这位义女对养父母恭敬有加,举止得体。但李清歌敏锐地注意到,每当李将军夫妇不在场时,李柳的神情便会微妙变化,眼中闪过一丝冰冷。

晚膳时分,李柳亲自为养父母奉上酒菜,举止殷勤。李清歌借机与她碰杯,故意使酒水溅在李柳的衣袖上。

"抱歉!"李清歌连忙拿出手帕为她擦拭,趁机碰触了李柳随身佩戴的香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