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寻常的委托(第2页)
画面戛然而止,留下的只有那种刺骨的恐惧和绝望。李清歌睁开眼,额头已渗出冷汗。从通灵中感受到的情绪来看,林大人之死确实不同寻常,最起码,他死前确实曾经历过极度恐惧。
"看来这个案子非查不可了。"李清歌喃喃自语,抬头望向窗外的夕阳。
正当她沉思之际,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沉稳有力,却又带着几分轻盈。李清歌不用抬头就知道是谁来了。
"清歌,听说你接了个新案子?"上官临风大步走进内室,一身月白色锦袍,俊朗的面容上带着几分戏谑。自从上元节引魂灯笼案后,两人的关系似乎更近了一层,甚至连称呼也变得亲昵起来。
李清歌却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消息倒是灵通,我才刚决定接案,你就找上门来了。"
上官临风无辜地摊手:"林府派人给皇兄送了讣闻,顺便提到一位通灵师姑娘会前去吊唁。除了你,还有谁敢擅自插手朝廷重臣的死因调查?"
"我这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李清歌将玉佩收起,淡淡道,"与王爷无关。"
"怎么无关了?"上官临风一屁股坐在她对面的藤椅上,毫不在意地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林大人是朝中重臣,涉及国家大事,我作为王爷,当然该关注。再说,这种案子没有朝廷的支持,你一个人能查到什么?"
李清歌看他自来熟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所以王爷是来帮忙的?"
"那是自然。"上官临风啜了一口茶,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明日我与你一同前往林府,名正言顺。"
李清歌张了张嘴,想要拒绝,却又想到有上官临风在确实方便不少。她犹豫了片刻,终于点头:"也好,只是王爷需谨言慎行,别暴露我们调查的意图。"
"你放心,我又不是第一次跟你查案了。"上官临风笑道,眼中却闪过一丝严肃,"不过,清歌,此案可能涉及朝堂之争,你要小心。"
李清歌心中一暖,知道他是真心关切,便难得柔和地回应:"我自有分寸,多谢王爷提醒。"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已成。
次日午时,李清歌和上官临风如约来到林府。林府位于城东高官聚居的区域,虽不算最豪华的府邸,但也庄严肃穆,处处透着主人的稳重与内敛。
林夫人亲自出迎,见到上官临风,不禁一愣,随即恭敬行礼:"臣妇见过七王爷。"
上官临风摆摆手:"夫人不必多礼。听闻林大人仙逝,本王特来吊唁,顺便陪李姑娘一同前来探望夫人。"
林夫人感激地看了李清歌一眼,知道她已经答应接案,而且还带来了朝廷的支持。
"请随我来。"林夫人引着两人穿过几进院落,来到内宅的一处幽静的院子。院中花木扶疏,一座小亭依水而建,显然是林大人生前休憩的地方。
"此处是家夫平日读书办公之所,如今已成灵堂。"林夫人声音哽咽,指向亭中央的一座简单神龛,上面供奉着一张林大人的画像,正是一位面容端正、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
李清歌走近神龛,仔细观察画像,却没有急着触碰。上官临风则在一旁与林夫人交谈,询问林大人生前的习惯和交际圈。
"家夫为人谨慎,除了朝中同僚,极少与外人来往。"林夫人回忆道,"每日清晨上朝,午后处理公文,傍晚在此亭小憩,翻阅诗书。"
"林大人去世前可有异常?"上官临风问道。
林夫人摇头:"并无特别之处。只是……"她目光投向一旁的小几,那里放着一盏茶具,"那日他似乎心情不佳,独自坐在亭中很久,直到天黑。家人送晚膳,却发现他已倒在地上,面色青紫,气息全无。"
李清歌闻言,走到小几旁,拿起茶杯仔细嗅了嗅,又观察杯底。茶杯已被洗净,但依稀可见一丝淡淡的青色痕迹。她心中一动,莫非是毒?
"除了王爷,可有其他人来吊唁?"她随口问道。
"朝中同僚多有前来,还有两位阁老亲自到访。"林夫人回答,随即似乎想起什么,"对了,家夫生前最要好的好友赵侍郎也来了,他特地询问了家夫的书房可还保持原样。"
上官临风和李清歌对视一眼,立刻明白了彼此的想法。赵侍郎为何对书房如此在意?
"夫人可否带我们去看看林大人的书房?"李清歌提议道。
林夫人犹豫了一下:"书房里有许多朝廷文书,恐怕不便示人……"
上官临风温和地笑道:"放心,本王只是想瞻仰一下林大人的风范,绝不会乱翻他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