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锁中之死(第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府医摇头叹息:"中毒已深,恐怕。。。"他欲言又止,眼中满是无奈。

李清歌上前一步:"让我试试。"

她从袖中取出几味药材,快速研磨成粉,加入清水调和,然后小心翼翼地喂入小翠口中。片刻后,小翠的呼吸稍微平稳了些,但仍未醒来。

"能保住性命,但要醒来还需时日。"李清歌转向上官临风,"这毒药极为罕见,应是南疆一带的'梦离散',服用后昏睡不醒,若不及时解救,三日内便会悄无声息地死去。"

上官临风眉头紧锁:"看来凶手是想灭口。小翠昨夜说出林叔的行踪,今晨就遭此毒手,不得不令人生疑。"

"韩世远和赵世泽在何处?"李清歌问道。

"都在各自房间,有侍卫看守。"上官临风答道,"我已派人去查二人昨夜行踪。林叔呢?"

"仍在自己的小院中,言行如常。"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点了点头。

"我去查查林叔的背景,"上官临风说,"你去看看能否从密室找到更多线索。"

分头行动之前,李清歌低声道:"小心为上,这案子背后恐怕还有我们未曾触及的暗线。"

上官临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的担忧:"你也是。"

上官临风来到衙门,调阅了韩家和林叔的档案。韩天明的档案详尽记录了他的商业活动和家庭情况,但关于林叔的记载却少得可怜——二十年前突然出现在韩家,从一名普通仆役逐渐晋升为贴身管家,深得韩天明信任。

"奇怪,"上官临风皱眉,"林叔在韩家已二十年,为何之前的记录全无?"

他继续翻阅,发现韩世远与父亲的矛盾确实由来已久。韩天明在商业决策上一向独断专行,几乎不给长子参与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近期有传言称韩天明正考虑修改遗嘱,可能影响韩世远在家产中的份额。

"动机明显,"上官临风自语道,"但这未免太过直白。"

就在他思索之际,一名衙役匆匆赶来:"王爷,查到韩世远昨夜确实秘密出入过韩府!据守门人所言,子时刚过,韩世远便悄然离开了府邸,约一个时辰后又偷偷返回。"

上官临风眼中精光一闪:"可知他去了何处?"

"据几名夜行商贩所见,他去了城东一带,具体处所不明。"

上官临风沉思片刻:"继续查,务必找出他去过何处,见过何人。"

衙役领命而去,上官临风则决定再查查那个突然出现的赵世泽。据档案记载,赵家与韩家的竞争由来已久,尤其是在朝廷军需采购上屡屡正面交锋。韩家连年胜出,使赵家损失惨重,甚至濒临破产。

"赵世泽昨夜主动上门,提及韩天明的忧虑和寻找的物品,"上官临风思索道,"他知道的未免太多,是否另有目的?"

与此同时,李清歌再次来到静思斋,细致勘察着密室的每一个角落。死者的尸体已被移走,但现场依然保持原状。

她来到书案前,仔细检查那些未完成的信件和被翻阅过的古籍。在一本记载家族往事的册子中,她发现了几页被刻意揭去的痕迹。

"有人想掩盖什么,"李清歌喃喃自语。

她的目光再次回到那幅家族画像上。画中的韩天明年轻俊朗,身旁的林梦华容貌清丽,二人神态亲密,宛如一对璧人。

李清歌仔细端详画像的细节,忽然注意到画的右下角有一行极小的字迹:"庚申年夏,于梅林山庄。"

"庚申年。。。。。。"李清歌轻声计算,"正好是二十五年前。"

她继续在密室中搜索,希望找到更多关于林梦华的信息。在一个隐蔽的夹层中,她发现了一封尘封已久的信,笔迹娟秀,应是出自女子之手。

信中写道:"天明兄,你我缘分已尽,不必再寻。断玉一分为二,你我各执一半,如同我们的缘分,再不相续。至于那孩子,我已安置妥当,他日若有缘,你自会相认。切记,切记。。。。。。"

信的后半部分已经模糊不清,但"那孩子"三字却如雷贯耳,令李清歌心头一震。

"原来如此!"她豁然开朗,"韩天明与林梦华之间还有一个孩子!这孩子会是谁?"

正当她思索之际,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李清歌警觉回头,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门口,神色悲痛。

"这位姑娘可是李清歌?"老者声音沙哑,"老朽姓黄,名士元,是韩天明的故交。听闻他遇害,特来吊唁,同时有要事相告。"

李清歌略一行礼:"黄老先生请进。不知有何要事?"

黄士元走入密室,看着空荡荡的书案,叹息一声:"韩老弟临终前曾托人送信给我,说他找到了当年的断玉,准备认回那个孩子。同时,他也担心有人不愿让这个秘密公开,可能对他不利。"

李清歌心头一紧:"黄老先生可知那孩子是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