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协议之外(第2页)
《关于非法滥用金风名称及组织结构模型的警示声明》
主要内容有三点:
任何未通过共议认证程序而使用金风标识、组织逻辑、积分模型进行对外经营的行为,均视为侵权
节点代表有权提出调查申请,并协调本地维权
即日起,金风正式启用“组织身份码”制度,所有节点、服务点、门店须注册生成唯一编码,统一公示,纳入组织共识协议
黄志强盯着通知草稿皱眉:“哥,咱这都成立案单位了?”
“不是我们想成立案,是别人逼我们立规矩。”
“这世界上最怕的不是模仿,是模仿之后反过来干你。”
“我们不能允许任何一个人,把我们的信用当成他们的通行证。”
第三天起,“组织身份码”系统上线。
每个节点要注册、核验、绑定负责人电话与运营场所,生成唯一识别信息。认证通过的节点会收到“共识节点标识卡”,所有客户服务现场必须张贴,否则不予承认。
不少老节点起初觉得麻烦:“哥,这是不是太正规了?”
秦风回得干脆:“我们不是怕别人模仿,而是要保护我们已经被信赖的那部分人。”
“你可以不打标,但你就不在体系里了,咱们也不认。”
与此同时,秦风带着法务团队正式向罗杰发出通知函,要求其撤下“金风”字样,并向社会发布澄清说明。
结果对方耍赖:“我们只是参考学习,不构成侵权。”
“你们又没注册品牌,又没注册商业模型,凭什么说我违法?”
秦风把那张“非授权节点风险提示卡”打印出来贴在门口,并在线发起维权众筹,三十多个真实节点主签名附意。
“你说我们没注册?”
“好,今天起,我们不只是组织,我们还注册‘公识品牌’。”
两周后,“金风”品牌在省级组织平台正式备案,通过“组织共建联盟”取得名称保护,形成“组织人格协议”:
“金风不是公司,也不是个人,而是一群愿意以共识共建为核心运行规则的组织群体所共持的信任载体。”
秦风坐在茶桌边,听林嵘念完整段协议内容。
黄志强坐在一旁嘟囔:“这谁写的,文绉绉的,听着就像搞宣言。”
秦风却点头:“从今天起,别人想贴我们这块牌,就得问问——你是不是认我们这份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