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平台化冲击(第2页)
“我们不是附属系统,我们是一个独立运行的组织。”
几天后,联众优链那边又派人来,这次不再温和,换了个口吻。
“你们金风使用的服务节点积分模型、行为评估算法、反馈闭环逻辑,在技术路径上与我们平台2019年内部研发体系高度重合。”
“我们暂不追究,但建议贵组织谨慎使用类似模型逻辑,避免后续发生知识产权纠纷。”
黄志强当场就要拍桌子,秦风却摆摆手。
“你们有你们的算法,我们有我们的逻辑。”
“你们写的是代码,我们走的是现实。”
“你们可以写论文、发专利、挂榜单,但你们没资格说——我们这个组织该怎么活。”
对方扔下一句:“你们这套东西,最终还是要走向标准化,要么自建联盟,要么接入平台。否则你们只能是草台班子。”
秦风淡笑着回了一句:“我们就是草台出身的,但你记住,草台也能撑起戏台子。”
金风组织没有公开表态,只在内部给所有服务节点下发一条内部通知:
“即日起,组织不参与任何以平台接入、模块重构、系统融合为名义的外部合作。”
“组织内部所有结构与节点行为,继续以共议机制为唯一治理依据。”
这条通知不长,但意义重大。
这不是拒绝一个平台,是拒绝让组织的“命”归于别人笔下的“格式”。
消息传出后,各方反应不一。
有老节点拍手叫好:“终于有人敢和平台说不。”
也有人私下担心:“是不是太强硬了?现在不接平台,将来会不会进不了系统?”
有人担心“外部流量断了”,有人说“得罪大平台迟早出事”,还有人悄悄联系黄志强,说要不要私下对接平台的微业务模块。
黄志强第一时间给秦风汇报。
秦风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下达封杀命令。
他只是把那几位联系人名字记录下来,统一列为“观察节点”。
“我们不是不能谈,但要看他们是不是还相信咱这套‘一起做事’的体系。”
“他们如果真觉得平台能养活他们,那我不拦着。但咱这套,不是给人钻空子的。”
一个月后,联众优链在自己平台发布公告,称将在下季度内推出一套“基于服务行为数据驱动的城镇信用治理系统”,支持各地组织接入、调度、评估与分级展示。
公告里没提金风半个字,但几乎所有读过金风内部操作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七成框架,跟金风体系如出一辙。
秦风看到那份通告时,正坐在江南服务组的新楼装修现场,手上还沾着水泥。
黄志强递来手机,说了一句:“他们出招了。”
秦风看着那串文字,眼神平静。
“他们可以模仿流程、模仿算法,甚至模仿模型。”
“但他们模仿不了——我们节点之间那种‘不靠命令靠信任’的连结。”
“更模仿不了——我们信的是人,不是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