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稻颂传世定丰年(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乾清宫内,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章,看起来已经完全康复了。

“皇爷爷,您找我?”

朱允熥行礼道。

朱元璋点点头:“坐吧。朕听说你今天要接待蒙古使者?”

朱允熥如实回答:“是的,皇爷爷,蒙古使者今天会观看神机营的演习。”

朱元璋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很好。朕听说你那神机营很是厉害,连你舅老爷蓝玉都赞不绝口。”

朱允熥心中一喜,没想到皇爷爷居然主动提起神机营:“皇爷爷,神机营还在组建中,目前只有五千人,远远没达到预期规模。”

朱元璋摆摆手:“数量不在多,关键是精。朕听说你那火枪很是厉害,比弓箭还准,威力还大?”

朱允熥点点头:“确实如此。而且最重要的是,普通士兵很容易上手,不像弓箭需要长期训练。”

朱元璋若有所思:“嗯,这确实是个优势。大明的弓箭手虽然厉害,但训练一个合格的弓箭手确实需要很长时间。”

朱允熥趁机说道:“而且,火枪还能穿透蒙古人的皮甲,这是弓箭很难做到的。”

朱元璋点点头:“好,很好。朕很期待你的神机营在战场上的表现。”

朱允熥大喜过望:“皇爷爷放心,神机营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朱元璋又问道:“对了,这次接待蒙古使者,你打算怎么安排?”

朱允熥如实回答:“孙儿打算让神机营进行一次实弹演习,展示一下火枪的威力,让蒙古使者见识见识大明的军威。”

朱元璋闻言大笑:“哈哈,好!朕就喜欢你这股子狠劲!没错,就该让那些蒙古人知道,大明不是好惹的!”

朱允熥也笑了:“皇爷爷教导得是。孙儿一定会让蒙古使者见识到大明的强大!”

朱元璋突然话锋一转:“允熥,朕听说你写了首《稻颂》?”

朱允熥一愣,没想到皇爷爷连这个都知道:“是的,皇爷爷,孙儿最近写了这么一首诗。”

“念来听听。”

朱允熥清了清嗓子,将《稻颂》诵读了一遍。

朱元璋听完,连连点头:“好诗!写得好!朕听说你在武昌府推广的那种新稻子,亩产能翻倍,是真的吗?”

朱允熥点点头:“千真万确。这种稻子在武昌府已经大面积种植了,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百姓们都说这是三百年不遇的丰收。”

朱元璋大为惊喜:“好啊!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朕刚看到你的奏章,说要在全国推广这种稻种?”

朱允熥赶紧回答:“是的,皇爷爷。孙儿觉得,这种高产稻种若能在全国推广,必将大大增加粮食产量,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朱元璋沉思片刻,说道:“这事朕准了。不过,你不是负责军事吗?为何插手农事?”

朱允熥连忙解释:“皇爷爷,军队也需要粮食啊。如果能增加粮食产量,军队的口粮就有保障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你小子,倒是会找理由。罢了,既然是好事,朕就不追究你越权之罪了。你去准备接待蒙古使者吧。”

朱允熥大喜过望:“多谢皇爷爷!”

离开乾清宫后,朱允熥心情大好。皇爷爷不仅肯定了神机营,还批准了他推广杂交水稻的请求,真是双喜临门!

申时,朱允熥来到校场,远远就看到了那群蒙古使者。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蒙古将领,一脸傲气,像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