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工业医学双丰收(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连完成两个任务,朱允熥心情大好,提笔写下了一首《丰收颂》:

“织机隆隆响彻天,白布如云覆苍原。

医学精微传四海,妙手回春救百民。

新知如潮涌神州,旧法渐退让新风。

但愿我大明兴盛,千秋万载永昌隆!”

就在朱允熥忙着发展工业和医学的时候,京城的朱元璋突然派人送来了一封密信。

朱允熥打开一看,不由得脸色大变:“北方有变?游牧部落南下?”

原来,北方的蒙古各部落在一个强势首领的统一下,组成了联盟,开始威胁明朝边境。已经有几个边关小城被攻破,情况相当危急。

朱元璋在信中命令朱允熥火速回京,准备御敌。

朱允熥二话不说,立刻收拾行装,交代好医学学堂和工厂的事务,连夜赶回京城。

朱允熥连夜赶回京城,直奔皇宫。

深夜的谨身殿灯火通明,朱元璋正在和几位大臣商议军情。看到朱允熥进来,朱元璋心理露出了欣慰。

“允熥,你来得正好。北方情况危急,蒙古各部落联合起来,已经攻破了几座边关小城。”朱元璋声音沉重,“兵部尚书,你把最新情报告诉允熥。”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启禀晋王殿下,据边关急报,蒙古新任大汗也先集结了十万骑兵,沿着宣府、大同一线南下。他们行动迅速,战斗力强,我军已有三座边城失守。”

朱允熥皱起眉头:“这么说,情况确实不妙。现在边关还有多少兵力?”

“目前宣府、大同两处重镇各有三万驻军,但都是步兵为主,面对蒙古骑兵很不利。”兵部尚书忧心忡忡地回答。

朱允熥思索片刻:“神机营现在何处?”

“在京城西郊演练,人数约一万二千人。”

“立刻下令,神机营即刻开拔,火速前往宣府。同时,征调五千骑兵,跟随神机营一同北上。”朱允熥果断下令。

朱元璋点点头:“就按允熥说的办。此次蒙古人来势汹汹,朕决定命允熥为抚北大将军,总领北方军务,前往边关平叛。”

众臣无不惊讶——抚北大将军可是实权重臣,统领数万大军,朱元璋居然把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了年轻的朱允熥!

朱允熥倒是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命:“孙儿定当不负皇爷爷重托,誓要将蒙古人赶回草原!”

一名老臣忍不住提醒道:“陛下,晋王虽然武艺高强,但毕竟年轻,缺乏统军经验,此次出征,是否该派一位老将随行辅佐?”

朱元璋想了想:“你说得有理。就派常升和蓝玉一同前往,协助允熥。”

朱允熥大喜过望——常升和蓝玉都是他的舅舅,一个足智多谋,一个骁勇善战,有他们相助,胜算更大了。

会议结束后,朱元璋留下朱允熥单独交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