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边关诗词西北将领的暗中笼络(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次日早朝,朱元璋虽然没有亲自上朝,但派太监传旨,正式宣布由朱允炆负责民事,朱允熥负责军事,两人共同处理朝政,直到皇帝康复。

这道旨意一下,满朝震动!

谁都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让两位皇孙分权治理。

原本支持朱允炆的大臣们,脸色各异。有人忧心忡忡,担心朱允炆的地位不保;有人愤愤不平,觉得朱允熥凭什么能掌管军权;还有人急忙转变立场,开始琢磨怎么讨好朱允熥。

而朱允熥阵营的人则是喜形于色,尤其是朱允熥最近拉拢的那些大臣,更是觉得自己站队站对了。

朝会结束后,朱允熥径直前往五军都督府,开始履行职责。

五军都督府的官员们早就得到消息,整整齐齐地列队相迎。

“拜见三皇孙殿下!”众官员齐声行礼。

朱允熥微微颔首:“诸位免礼。今日朕,不,今日孙儿来,是要了解一下我大明军队的情况。”

这一个小小的口误,让在场的官员们都瞪大了眼睛。

朱允熥心里暗叫一声糟糕,差点说漏嘴了。穿越者的通病,一紧张就容易说错话。好在他反应快,立刻改了口,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请左都督为我介绍一下目前的军队部署情况。”

左都督连忙上前,展开一幅地图,详细介绍起大明各地的军队部署。

朱允熥认真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左都督和其他官员刮目相看。

原来以为这位三皇孙只是个纨绔子弟,没想到对军事竟然如此了解!

“据我所知,北方鞑靼最近有异动,咱们边境的防御如何?”朱允熥问道。

左都督连忙回答:“回殿下,边境各城已经加强了戒备,增派了将士,粮草军械也足够用两个月。”

朱允熥皱眉道:“只够两个月?若是鞑靼大举南下,两个月根本不够啊!”

左都督面露难色:“殿下明鉴,边境城池众多,若是全部储备半年以上的粮草,朝廷财政恐怕难以承受。”

朱允熥沉思片刻,说道:“这样,我有个主意。把兵力集中在几个重要关隘,其他地方只留少量哨探,发现敌情立刻报告,由重兵把守的关隘出兵增援。这样既能节省粮草,又能保证战斗力。”

左都督惊讶不已:“殿下此计甚妙!我这就去安排。”

朱允熥又道:“还有,我打算组建一支新型部队,名为‘神机营’,专门配备火器,提高我军的火力。”

官员们都是一愣:“神机营?”

朱允熥点点头:“没错,就是神机营。这支部队将是大明最精锐的火器部队,未来可能会改变整个战场格局。”

众官员虽然半信半疑,但也不敢反对,纷纷表示支持。

接下来的几天,朱允熥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白天处理军务,调整兵力部署,组建神机营;晚上研究火枪制造和蒸汽机改良,准备给大明军队来个大换血。

与此同时,朱允炆那边也没闲着。

虽然失去了军权,但他掌管的民事范围广泛,影响深远。他加紧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提拔心腹,排挤异己,同时暗中打探朱允熥的动向。

一天傍晚,朱允熥刚处理完军务,准备回东宫休息,却被一个太监拦住了。

“三皇孙殿下,陛下召见。”

朱允熥心中一惊,连忙前往乾清宫。

乾清宫内,朱元璋已经坐了起来,看起来精神比前几天好多了。

“皇爷爷,您找我?”朱允熥恭敬地行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