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焦尸(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闹得满城风雨的拐子案因为没有留下活口最终草草结案,并未引起太大的轰动。

当天夜里,城郊义庄走水。

官差赶去的时候,绑匪的尸体早就被焚烧得面目全非,只剩下一堆焦黑的骨架。

“头儿,木头上有火油残留的痕迹。”一个官差拿着湿漉漉的木头走过来,在捕头杨硕的耳边小声禀报。

“看来,这场火并非意外。”杨捕头在衙门多年,如何看不出这里头有问题。只是,案子都已经结了,即便知道这场火不寻常,却也没有了继续查下去的必要。

“找人把尸体清理出来,找个地方埋了。”杨捕头思索片刻之后丢下了这么一句。

底下的人忙着收拾烂摊子,杨捕头打马回城。不过,他并未回衙门,而是直奔城东一处宅子,按照约定的暗号叩响了院门。

约莫两息过后,门开了,他被请了进去。

“大人,这是仵作的验尸记录。”杨捕头恭敬地将册子奉上。

端坐在椅子里的男人一身藏蓝色的官袍,身姿笔挺,气质不凡,正是大周王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大理寺少卿宋凛。

这案子本与他无关,但那日姜弥被牵扯了进去,他就不得不多上点儿心。

“有劳杨捕头了。”宋凛轻声道谢。

杨捕头忙道不敢。“这是卑职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宋凛拿着册子翻了翻,只是扫了一眼便看出了问题所在。据仵作勘验,死于郊外的黑衣人面白无须,下半身有残疾,显然不是正常人。而有如此特征的,除了天阉之人便只有宫里的内侍。

牵扯到宫里,这事就复杂了。

宋凛合上册子,将其放到了一旁的案几上。而后,装作不小心打翻茶碗淋湿了册子。“实在是对不住。杨捕头能否稍等片刻,某这便去誊抄一份。”

杨捕头是个聪明人。虽然不明白宋凛的用意,但他什么都没问,还顺势寻了个借口去了茅房。等到他回来,宋凛已经将册子誊抄好。

杨捕头将册子拿在手上掂了掂,看都没看一眼就收了起来,而后起身告辞。

宋凛亲自将他送到门口。

“大人请留步。”

“路上小心。”

两人道别后,门房便将杨捕头的马牵了过来。

“杨捕头,马儿已经喂过了。”小厮轻轻地拍了拍马鞍上的袋子,意有所指。

杨捕头心领神会,笑着说了声“多谢”。

杨捕头离开后,宋凛回到屋子,打开字画后的暗格,将沾了水的册子放了进去。

这处宅子,是宋凛三年前置办的,除了他就只有贴身长随初一知道。宅子座落于城东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这里住着的大都是在京都置办不起宅子的低品阶官员。

宋凛与人和善,遇到家境不算好的同僚会时不时地帮衬一把。所以,偶尔出现在这里再正常不过,不会惹人怀疑。

“近来京都不太平,叫人把院子看好。”宋凛离开前郑重地交代。

“是。”初一拱手应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