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第1页)
云澜的第一场直播,超出预料的成功。
直播工作室里,战败贴上了墙:4小时27分,番薯干售出149单,直播间峰值人数破三千。
整个云澜上下为此欢欣鼓舞。
“阿囡,看来我还是有些做主播的天分的,是不是?”李阿四背着手,站在太阳底下,仰首挺胸,“我看我讲解的时候,下面的留言特别多……不是我吹,我年轻的时候教了十来年书呢,底下最多的时候,坐了六十多个学生,我都没爬过,这直播就对着个手机,有什么难度?今晚直播,我来坐中间。”
阿太说:“喇叭四,你可真能顺杆爬。”
“你不服,你来试试?你自己说,昨晚你总共讲了几句话?”
“呵。”阿太冷笑,麻利地打包着手里的两袋番薯干,懒得同他废话。
春日正午的暖阳晒在晒谷场上,胶带撕拉声不断,一个上午忙下来,墙角阴凉处,已经堆满了打包好的番薯干。
等到下午,刘清宁开着皮卡将打包好的货运到山下的快递站,最快明天,这些快递就能到客户的手上。
这场直播,她是亏本赚吆喝,卖的这点钱连付给农户都不够,但总算开了个好头。收回来的番薯干不多,按照现在的情况,最多只能撑一个星期。下一场直播,她与妙妙商定,卖外婆拿手的山粉饺。
去年妙妙拍过一个外婆包山粉饺的视频,拍了老嬢嬢做山粉饺和煮山粉饺的过程,没有同期声,采用的是后期配乐加字幕解说的形式,文艺有余,但用来卖货,效果还是差一些。
这一次,妙妙重新编写了脚本。
从阿四叔到山上挖春笋,两姐妹到山下农户家里买土猪肉,到老嬢嬢到田里挖芋头,磨芋头粉的过程,镜头追着记录下春笋破土的脆响,农村集市喧哗的烟火气,芋头叶上滚远的露珠,将一个小小的山粉饺的制作过程拍成了一部充满自然生趣的记录片。
片子上传到小红书,效果不错,柴火毕剥同期声里,山粉饺在蒸腾的雾气和松枝的焦香里热腾腾地出炉。
不到半天就有了二十多万的浏览量,几百条评论。
趁热打铁,当天晚上,云澜正式开播,用了最简朴的直播方式,就把直播间架在王家老屋,一群老人穿上靛蓝布衣,在后面包山粉饺做背景,刘清宁和外婆在镜头前直播。
镜头前热气腾腾的山粉饺冒着蒸汽,刘清宁一边讲解一边吃,一开始观看人数并不多,下单的人寥寥无几。
这数据让刘清宁心里凉了半截。
突然,屏幕里跳出一个评论:“主播挑战一下能不能一口气吃100个山粉饺。能吃得下我就买。”
一开始无人在意,过一会儿,网友们在评论区刷起屏来。
“一口气吃一百个我就买。”
“吃不了就说明不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