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第2页)
前些天核算账目,年前中西餐厅积压的食材损耗、春节黄金周大规模退房潮,加上每日近万元的固定开支,不到两个月,已亏损超二十万元。
“别说你了,城里的那些酒店,过年几天亏得是血本无归。”吴楚楚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不无感叹。
原本春节便是酒店餐馆的营业旺季,从国外回来探亲的华侨将酒店住满,几乎是一房难求,年夜饭的收入更是大头,连平日里的布草间储物间都腾出来用作包厢。
吴楚楚奶奶那个老嬢嬢,有退休金,每年春节都做东,在酒店订一桌年夜饭,今年出了这样的事,年夜饭紧急取消,改在王美莲家吃,将两夫妻忙得一个措手不及。
今年各家都是如此,酒店不许开业,冷冷清清,原本订了年夜饭的,年前都纷纷退订,那些备好的海鲜蔬菜烂在后厨,老板们的心都在滴血。
是啊,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刘清宁的日子更是难熬。
银行每月雷打不动的还贷压力之外,更棘手的是与村委会签订的协议——按合同约定,年底需向村民支付首笔经营分红。以当前形势推算,别说兑现分红承诺,到年末清算时恐怕连她的本金都已经亏光了。
有好几次,外婆劝她,说阿囡,要不还是把云澜关了吧。你两个舅舅和大姨那里,外婆去说。这些钱,就当我老嬢嬢花掉了。银行的贷款,我们再想办法慢慢还。
瓯江畔的春风裹挟着消毒水的气息,把口罩边缘吹得簌簌作响。
虽说阳春三月,可这笼罩在城市上空一层看不见的阴霾,仍叫人心里不安。
她不想当逃兵,不到最后一刻,总想再试一试。
微信“叮”了一声。
远在浦东机场的陈今越发来了一张飞机飞过蓝天的照片。
又是“叮”地一声:“起床了吗?今晚的直播准备的如何?”
刘清宁回了一张瓯江江景。
“早上送立峰表哥到医院复查,一会儿回去。直播嘛,万事俱备,今晚六点开播,记得捧场。”
眼见民宿生意持续萧条,账面赤字越滚越大,刘清宁和妙妙最终决定试水直播带货。
这事倒是李丽琴先提出来的。
“我看网上那些直播买山货的,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屁股往那一坐,讲就是了。我买过好几次什么红心番薯,还真不如我们自己镇上种的好吃。阿囡,你们两个这么会拍视频,好好做做宣传,我负责采购,我们肯定干得比他们好!”
这话给了刘清宁启发。
与其坐等转机,不如主动出击。眼下这条路一时走不通,那就再开一条路。
好在这方面,她们倒不算“白手起家”。
云澜的抖音账号已有近十万粉丝,小红书账号更是积累了二十万关注者,在同类型文旅账号里,算是成绩不错。
原先在账号里,他们也买过云上牧场的农产品,只是那时候是将卖货作为一个副业,针对的还是来过云澜的“回头客”,靠的是客人的口口相传的宣传,真要做直播卖货,仅靠口口宣传便显得十分不够了。
直播卖货这方面,李妙妙是“专家”,从前她当网红,就干过直播卖货,对直播平台的研究也很深入。
目前直播卖货主要的渠道是小红书和抖音,两个平台风格不同,小红书是“信任电商”,用户以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为主,消费能力强,也愿意为品牌和品质买单,抖音则靠沉浸式场景引爆流量,适合大力度的促销,以薄利多销取胜。
去年为澄清舆论风波,她们就曾在两个平台直播过,虽然当时纯粹是为发声,并未想到今天会走上直播卖货这条路,却意外积攒了直播经验与观众基础。经过分析,两人最终把今晚的首播战场定在调性更契合的小红书上。
这一个月来,她们陆续投放了十余支预热视频、
老吴叔竹林掘春笋的晨露,外婆和万斋婆土灶烘番薯干的炊烟,李丽琴走访农户的选品实录,还有阿四叔古法杨梅酒在陶瓮中泛起的涟漪,阿太在华侨历史陈列馆里,口音纯正的巴葡为网友娓娓讲述云上村的华侨历史……每个画面都浸润着云上村的山岚,将产品故事酿成看得见的乡愁。
今早查看数据时,直播预约人数已突破四位数。
刘清宁不懂,但妙妙说,这个数据对云澜这种刚刚开始运营直播的账号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是首战告捷,还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就看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