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页)
甚好甚好,他还担心她变了心思,要抛下医馆呢。
如此倒好。
他为蜀王府立过功,不管如何伤王府面子,若厚着脸皮去太妃那里,总能讨个人情来用,至少在这益州城里行医不成问题。
等那位王爷心思转到别家女郎身上,想必就彻底不会挂怀这等小事了。
不过……
老头子又想了想,觉得最近这段时间还是少在益州为妙,便想出个法子来。
「阿慧,你来一下。」
晚间时候,他将苏定慧叫进炮制药房里头,让她帮自己将炒好的白术装入簸箩,一面道:「前几日,益州底下的郫县有人来医馆问,夏日苦热,那里老人又多,行动不便,我们可否去为老人们看看病?诊金他们族里一并凑了给。阿翁想着,你若腾得出空来,不妨去个十来日,也算是做件善事。」
苏定慧装盛白术的动作慢了一拍,顿了顿道:「好,我明后两日收拾好便去。」
等她次日赶去蜀王府,想找那位王爷解释时,进了王府却没进得去古华堂。司门侍女只和她说
王爷去军营了,还未回来。
苏定慧认出这侍女是此前那个叫芙清的,还曾被芳豫姑姑逼着她领回家里,实在不便多问,只说了若王爷回来了,请转达她来过之事便走了。
芙清见她走得匆忙,冷哼一声,以为她是那等胡乱来攀附的,见主人不在,只好悻悻而归。
但等问过旁人之后,才知她是位女大夫,益州城里颇有名气的。
芙清暗暗嘀咕道:「女大夫?女大夫也免不了俗,谁知道她抱了什么心思……」
正嘀咕着,她灵光一闪,又想到大夫这个身份上,想到了那位子惠大夫,脸上闪过难堪。
等王爷从军营归来,问她今日可有外人来访,她鬼使神差地道:「并无!奴婢就守在门前,未遇到任何外人!倒有太妃派来的罗姑姑,给王爷送新裁的夏被,芳豫姑姑收了……」
「本王知道了,不必多说。」
李玄冲摆手,冷脸入了房中。
第89章
苏定慧到了郫县后,一下驴车便有县人迎来,问她可是苏大夫。得了答覆后,便一拥而上,带路的带路,帮拿行李的帮拿行李,高兴地将她引到关帝庙,里头已摆好了桌椅,外边还架起竹棚,延出好一片阴凉空地。
引路的郎子解释道:「我们这里就数这关帝庙出名,来往的人也多,一说您在这里,等会就传得都知道了,老人家来得也快。西边倒有家医馆,但地方太小,我们祠堂前的坝子倒宽,地方又太偏,选来选去,还是关帝庙来得合宜。您别嫌弃!」
「眼看快入夏了,天热起来,这里凉快通风,是个好地方。」苏定慧笑笑道。
说话间,已经有在附近的老大娘走来,打听是不是大夫来了。
苏定慧便要去接诊。
她身边那郎子却抢先一步道:「嬢嬢,人家大夫才来,中饭还未吃呢,你就着急来了?这样,您先家去,等晌午再来,太阳也小了,大夫也吃好饭了,休息足了,再给你看看身上的毛病,好不好?」
「那,饭还是要吃哩!我就是问问,难道还像个霸王一样霸住人家不放?赶紧带人家大夫吃饭去!还跟我这聊!」
老大娘嘟囔着去了,郎子过来道:「苏大夫,看过地方,先随我们去吃个便饭罢,都是家里人的手艺,炒个鲜蛋炖条鱼,乡里人吃法!」
苏定慧见他从头到尾笑眯眯的,丝毫不着恼,想起从前听人说起过的蜀地女子不论老小,俱是泼辣持家,眼下倒有了些实质的领悟。
去那郎子家里吃饭路上,又听他问道:「苏大夫不是咱们蜀地人?口音怎么没听过?」
苏定慧道:「我从庐州过来,自小也在那里长大。」
「怪不得!庐州地方好呀,就在庐山附近。不过苏大夫年纪轻轻,怎么随了方老先生学医,还去了益州?」
「机缘巧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