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回蓝勃卢池释种为王 呾叉始罗比丘犯戒(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老僧答道:“老衲修习大乘佛教。这国内的僧徒都研习大乘教,不过,僧徒人数已经不多了。我这寺,鼎盛时有僧徒五百多,现在只有十来个,大都出门化缘去了。老衲年老体弱,只得留下来看守山门。”

玄奘再问:“这附近可有佛教先人留下的遗迹?”

老僧说:“都城七十里外有个龙王池,再往外有座无忧塔,算得上是呾叉始罗国的名胜。”

告辞了老僧,师徒在城里找个向导,径直往都城西北七十里地去。

路上,向导告诉玄奘,这龙王池,叫医罗钵呾罗龙王池。

还未行到龙池,便闻到一种怪怪的味道。

能净便问道:“施主,这是何故,看这四方,山清水秀,怎么有一股味道传来?”

向导说:“这池边长着一种树,你们闻到的味道就是这种树的树叶发出的。”

一行人掩住鼻,来到池边。只见这池面积不大,周围不过一百多步,池水倒也清澈,各种颜色的莲花同时争艳。

能清便去找带味的树,向导指着一棵树,说:“就是这种树,叫医罗树。它的叶子,我们这里的语言称为钵呾罗,味道就是钵呾罗发出的。这个池子也就叫医罗钵呾罗龙王池。”

听到这里,玄奘就说:“我知道了,这是从前迦叶佛时,一个比丘损坏了医罗树的树叶。”

徒弟们都说:“早先师父提到过迦叶佛,那时弟子们见识浅陋,没有请教师父,更请师父为弟子们讲来听听。”

玄奘说:“迦叶佛,是过去七佛的第六位,现在贤劫千佛中的第三尊佛。称为‘头陀第一’,是释迦牟尼前世之师。”

能净问:“医罗树又是什么树?”

玄奘解说道:“医罗是一种带有臭气的树名,所以医罗的意思是臭气,就是我们远远闻到的那种味道。钵呾罗是树叶。”

“迦叶佛时,一个比丘居住在医罗树丛中,犯了损坏医罗树叶和午后乞食两条戒律。医罗树就是我们叫的藿香树,能治病。伤了能治病的树,这是破了一戒。”

能自问道:“午后乞食是个什么戒律?”

玄奘答道:“过午不食是我佛亲定的戒律。”

《增一阿含经》记载,曾经有个僧人,叫迦留陀夷,此人容貌粗黑,在日暮时持钵入城乞食。一个孕妇听到有人在外乞食,就端饭出来布施。可能是因为天色昏暗和乞食者相貌丑陋的缘故,孕妇受到惊吓,惊呼见到了鬼,摔跤倒在地上,导致胎儿死亡。

迦留陀夷回到精舍,因此事忧愁不欢,坐在那里,后悔莫及。佛祖听说了这事,召集比丘:“我专一坐而食,汝等亦当一坐而食,今汝等日中而食,不得过。”这就是僧人禁止午后乞食戒律的来历。

能净瓮声道:“我佛慈悲!”

玄奘继续说:“这个比丘犯了两条戒律,所以转生为龙,有七头,头上生医罗树,常流脓血。我想这是佛祖警诫比丘毋作暴恶,尽行善行。只是不知这龙池在这里。”

向导听玄奘说完,不禁叹服:“法师真是学识渊博。这龙王确实在行善。我们这里的人,祈雨或求晴,都和僧徒一起到龙王池,祷告龙王,弹指慰问,愿望就会实现。”

玄奘又问:“听说附近还有座无忧塔,烦请施主也带我们去看看。”

向导带着玄奘师徒,从龙池向东南行走三十多里,进入两山之间,遥遥地看到有座佛塔,高一百多尺。

向导说:“这就是无忧王所建造的佛塔了。”

玄奘带着徒弟绕塔施礼。能清边行边问向导:“这塔有什么神异之处?”

向导说:“这塔确实神异。我们这个地方地震频发,地震起来,各座山都摇动,唯独宝塔周围百步内,丝毫不动摇。”

玄奘就说:“这塔是为慈氏菩萨建造的。当初释迦如来预言,慈氏菩萨出世之时,会有四大宝藏自然产生。这个地方就是四大宝藏的产生地之一。”

能清听到这里,有些困惑,便问师父:“师父,慈氏菩萨就是弥勒。弟子有个疑问不解。”

玄奘说:“能清,有何疑惑?”

能清问道:“弥勒为什么既是菩萨、又是佛呢?”

玄奘说:“能清善思好问,能净、能自你们好生像师兄学习。”

为什么弥勒又是菩萨又是佛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