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名满天下,是无数文人士子心中的楷模。

李瑄早就想一睹王维的风采。

梦回千年,与李杜、王维这样的大诗人畅饮,是后世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愿望。

也是李瑄今生重要的计划。

因为李瑄需要“文人”“大诗人”“才子”这样的称号。

李隆基启用张说、张九龄,除了张说的能力,还有就是张说、张九龄的才华,能装扮盛世,粉饰太平。

一个名动天下的才子如果犯下“罪责”,会有无数人为其求情。

安史之乱时的李白、王维,就因此逃过一劫。

王维现在任左补阙,虽是一个从七品的谏官,但李林甫定不敢明目张胆去动他。

另外,李瑄觉得“文人才子”的称号,可以让一个人由内到外的升华,变得更有魅力。

还能让天下人通过诗,更了解其主人,哪怕其主人的真正想法,与诗中的描述迥异。

期待感和憧憬,文人们从来都不会缺少。

比如三国时的曹操,如果他不是文人,他没有写下《短歌行》《观沧海》《蒿里行》等诗篇,没有开创建安文学,后世对他的评价,不会比司马懿好到哪去。

李瑄没有比肩李杜的才华,但他来自未来,知道不少诗词佳作,他可以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场景,演绎出来。

当然,李瑄不会抄袭同时代的诗人。

如果记错创作时间,将名声扫地。

李瑄也敬佩这些创造盛唐气象的诗人,这是他们的时代。

当李瑄决心改变历史,可不单单是蝴蝶效应那么简单,那将是改天换地,自李瑄以后的诗人、文人,会受李瑄影响,不一定诞生。

他们的万丈光芒,将由李瑄继承。

在得知是王维后,李瑄立刻起身下楼。

茶肆一楼的大堂内,一名青衣男子被众星捧月般的围着。

此人就是王维。

年轻时的王维,容貌洁白,风姿郁美。现在依然是魅力四射,那些茶肆的女子,看着王维,顾盼含笑,双眸放光。

在历经大起大落,丧妻丧子,政治失落之后,虽然心灰,但他依然幽默诙谐,平易近人。

并非李瑄想象中的隐士诗佛,安安静静的儒雅君子。

周围的文人都想邀请王维同座饮茶,但都被王维婉拒。

“让开,我家郎君要见王摩诘。”

见一众人挡住李瑄的去路,罗兴吆喝一声。

罗兴是奴仆,一切以主人为主,许多奴仆的劣性他也存在。

虽然这两个月李瑄一直批评他,但他依旧难以改正。

李瑄准备在从军的时候,带上罗兴,磨掉他“恶劣”品性。

被罗兴一喝,一些文人看罗兴穿青衣,知道他的身份,立刻让开。

因为像罗兴这样的身份,在长安被称为“青衣恶奴”,人们敬而远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