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1页)
作者有话说:
白露是那种会给与陌生人对于她自己来说力所能及的帮助的人,但有底线,遇见李环家那样和她渣爹那样的,该下手也不会手软。
第77章编一本适合姚县的书
“咱们县城打算在下个月选拔参加赤脚医生培训的人选,两个月后进行统一培训。培训的老师由你和县医院的周医生、李医生共同担任,另外,领导希望你能在这些天里,编写出一本适合姚县的医药书出来。”
这事儿原本县长打算亲自和白露说的,但今天牛宝山大队那边两个村子发生了械斗,打得比较激烈,县长和公安局陈局亲自去处理了,便由王晓霞招待白露。
赤脚医生的培训可谓是华国的一大壮举。虽然在后世,那些老医生被很多年轻人吐槽过,也有一堆老年奋青在网上大骂他们被赤脚医生“治坏了”的各种事迹来发泄不满。但这些人并没有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情况去了解赤脚医生。凡事没有十全十美,赤脚医生的培训整体来说是九利一弊。
1965年,主席同志在一项调查报告中了解到:全国在职的医护人员,竟然只有百分之十在农村,当场就发了火,直言“是城里老爷的医生”。此后多个试点开始培养乡村赤脚医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直至上个月,官方主流报纸发表了一篇关于赤脚医生的文章,各地的赤脚医生培训班便轰轰烈烈的搞起来。
赤脚医生的出现是因为农村没有或少有医生,虽然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但中医也存在“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说法,很多中医家族收徒出师后也是在城里服务于各大医馆药店。西医就更不用说了,有几个念了大学的愿意去农村发展呢?且西医很多检查治疗需要借用仪器,农村也没有。虽然因为培训的时间短,且没有后世那么多精密仪器,赤脚医生的医疗事故比正规医生多一些,但是他们挽救的,本就是得不到医疗资源的村民啊。白露对这件事是很看好的,尤其是正在编辑的《赤脚医生手册》。
“参加培训班可以,编书就不必了,我听说国家现在已经找人在编写相关方面的书籍了,那些都是老专家,考虑得比我们全面。”
那可是在几十年后都被誉为穿越必备神书的《赤脚医生手册》啊,从农村四害卫生防疫、获取干净的饮水到战地防护,从头疼脑热小感冒到癌症、从识别草药到自制简单的医疗器械等等内容,它还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后来被翻译成为五十多种语言,挽救了无数人。白露现在科普的很多事情人家上面图文并茂的讲,知识面广阔又通俗易懂,再也没有比这更适合农村的医书了。
白露看着王晓霞,第一次觉得县城的对她是不是有什么滤镜,她有如今的成就是沾了穿越的光,可真不敢和那些顶尖人才相比。
“这领导当然知道,实际上咱们县城领导有位同学在编书的地方任职,小道消息多一些。那本书已经快编完了,领导知道书里一些内容后兴奋得一晚上没睡觉。但是咱们姚县什么情况你也知道,这么大一个县城,有十一个不同的民族居住,你入过村最了解,很多村子里别说看书,会说汉话的人一巴掌都能数过来。
领导也是看你们木家堡制药厂发展得红红火火,国内的医疗资源你也晓得,药厂就那么些,连县医院、公社卫生室都缺药,以后这些医生培训出来定然更缺。他希望趁着这个机会,制药厂能扩大规模。咱们姚县山里到处都是药材,村民们不会采摘等于空守宝山。如果你能编写出一本包含草药的中药名、地方俗名、各民族语言谐音叫法,种植、采摘、简单炮制的书,再加上一些无需保密可以公布的药方和你看病常见的脉案,那么对于少数民族村寨来说,这无疑是最实用的。一旦制药厂成了咱们姚县的支柱产业,老百姓们知道从药材上能挣钱,就会有更多的人种植药材,到时候咱们姚县的百姓也有了稳定收入。”
这么一说白露就了解了,这就是最简单的翻译。赤脚医生培训出来是看病的,总不能叫人家每天带着医书去村里给大家当科普翻译,如果能有这样一本书,那村里凡是识字的人都可以给大家念。对于受过教育的人来说这些要名都很好记,可是你跟连汉话都不会说的老乡教汉话,那个别扭的口音人家都要学习很久,更别说记住,尤其是错过了语言黄金时期的中老年人。
就像猪鬃草,白露在白石谷说猪鬃草、防风、白芨,人家不知道是什么,你教一样人家倒是能记住,可药材那是几千种啊,村民们容易记混。不如直接告诉他们:豆米叶、小回草、小白鸡挖回来可以卖。
白露想趁着这个机会扩大制药厂,县长也想,但他主要的想法还是为老百姓们创造收益。
“这事情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领导的意思是让有少数民族同胞大队的大队长,派一个会说汉话最好识字的人去木家堡协助你,共同来完成这件事。咱们县里虽然穷,给不出太多奖励,但是也有一些东西是可以给的,木家堡通电、回城名额、甚至如果木家堡能修通县城到木家堡的这条路的话,拖拉机什么的也是可以考虑的。”
白露喝了口水,白了王晓霞一眼。
“王晓霞同志,咱们木家堡制药厂只是挣点养家糊口的钱,并不是挖金矿。对于一个落后贫穷的山区村子来说,修路这种事政府应该多给予支持。”
“有困难就要克服困难,比起等咱们这个食堂里一个月都吃不上两回肉的政府来说,白露同志多多发扬你的聪明才智更有前途。”
两个人打着嘴哈哈,都知道这条路哪那么容易修。
“你有没有想过,把制药厂搬到县城来?”王晓霞不是第一次试探,其实在制药厂和军区有合作之后,县里就考虑过这件事。
“没有,这是大队集体财产,是属于木家堡的,我可不想一手创建起来的厂子变成永柏县制药厂那样。”制药厂只有在木家堡,有木年的庇护,才能维持眼前这状态,等将来改革的时候完整的过渡到白露手里。一旦搬到其他地方,到时候别说白露,就是县长都左右不了它最终的发展,白露做不到那样大公无私。
白露这话一出,王晓霞也不在说这个话题,毕竟永柏制药厂一年之内斗倒了三个厂长可不是什么好新闻。
“比起这些,你不如让领导帮我打听打听哪里能帮我们买条运输船,也不用太大,几十吨就可以。”虽然白露现在没钱,但在云省,船这种东西也不是随随便便能买的,说个想法在这里,万一有合适的呢?就算真有了,现在物资都是国有,让县政府做保分期付款也是常有的事。白露对秋梨膏很看好,这次应该能回一波血。
“你想走安县的路子?木家堡制药厂可是咱们姚县的!”对姚县归属感很强的王晓霞一下子钻了牛角尖。
“王干事,咱们格局放大一点,木家堡制药厂在姚县跑不了,税收肯定进的咱们姚县的金库,咱们只是朝那边运输打开市场,不管运输走哪边,我在姚县这边的发展不会变。”王晓霞害怕的就是白露朝安县那边走后种植药材和其他合作重心放到那边去。
“这就好,也不是我格局小,实在是咱们姚县太穷了。就说安县,明明是毗邻,但是人家水好田多,大米产量是咱们的几十倍,连藕粉还往外省销呢。”再看看姚县,他们的厂大多是自给自足,能走到楚州市外的都很少。
“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咱们姚县有这么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后肯定差不了。你以如担心这些,还不如跟领导多说说,顶住压力,烟草扩张这事别到咱们这边来。而且木家堡到姚县也不是不修路,只是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
烟草可以算得上云省的支柱型产业,确实让不少老百姓的日子都好过了很多。但烟叶娇贵,在烟草种植的区域为了避免损失是一定会用到防雹弹的,后世很多专家说防雹弹是转冰雹为大雨,并不会造成干旱,云省越来越干旱的气候跟防雹弹无关。但不管专家说得对不对,对于药材来说,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药材千百年来都是这样生长的,谁也不知道贸然改变一个地区的气候对药材会不会有影响。
云省虽然下冰雹,但是冰雹颗粒很小,就豆子那么大,很少听说对人畜或者其他植物造成重大损失。只要烟叶不往这边扩张,防雹弹便没有必要。而因为烟叶的利润,各县各公社都争着想要成为这个扩张区域,姚县这边柳河公社就跑得很积极,一心想促成这件事。
“这件事不急,今年楚州只扩展一个县城,咱们姚县山陡地少,就算去争也不一定能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