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第2页)
“哈,我知道。”晏承道,“但凶手是在五彩礼之前作案的,且能够瞒过净因寺的众人藏匿尸体一整日,佛子,我倒觉得这是净因寺中之人作案。”
话锋一转,晏承语声染上斥责,“佛子办案拖拖拉拉,孤倒是觉得佛子有包庇的嫌疑,难不成佛子知道凶手是谁?”
幕僚在后面双手捂脸,惊恐不已。
三皇子这是要得罪姜确!
被人如此诬陷,姜确只是淡淡看晏承一眼。
他平和道:“三皇子所猜自有一番道理,我作为净因寺的主持,也不会逃避嫌疑,任凭盘查。倘若当真是寺中人犯案,那凶手应当还在净因寺中,从名单排查中可知,寺中的人,无论是借住的香客还是修行的僧人,都没有失踪的。”
幕僚松口气。
是了是了,佛子性格仁善,自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
世人似乎从未见过姜确有什么情绪失控的时候,恐怕佛子永远是如此圣洁冷静,不可能对什么事情露出狂热、失控。
“多谢三皇子提议,接下来认真排查寺中的人,也许就有什么收获了。”
姜确声音澄澈,饶是对姜确满是意见的晏承,也不由得平静下来,在心中升起了对姜确的佩服。
这般淡然,怪不得皇帝信任姜确啊。
那他更要杀死姜确了。
无法为他所用的利剑,是他登上帝位的威胁,必须杀死。
晏承问姜确,“若凶手隐瞒良好,一直无法查探出来呢?难不成就要一直拖着?”
“我觉得,既然有了想法,就不必排查了,寺中的所有人都关入牢中,再由牢狱中的官吏进行审问,凶手总会招的。”
“不可。”姜确道,“三皇子,倘若发生了什么刑讯逼供的事情,那只会让案件更混乱,或许真凶就逃之夭夭了。”
晏承冷哼,“我大洛朝怎么会有那样的事情。”
“是么。”姜确反问了一声,指尖转了转佛珠,僧袍宽袖下,手背泛起隐忍的青筋。
尖叫、残杀、屠戮、绝望。。。。。。混乱的画面划过姜确的脑海。
面容上,姜确神色如常,慈悲温润。
晏承理所当然点头,接下来叙说了些政务上的事情,为的是旁敲侧击警告姜确。
姜确心底划过厌烦。
当今皇帝的子女,如皇帝登位时一样贪得无厌,野心勃勃,对权力充满渴望。
“净因寺是我掌管的地方,我会找到凶手,给众人交代的。”姜确慈悲的话语了结了与三皇子晏承的谈话。
“三皇子,该回了。”姜确淡淡地命令。
晏承本觉得姜确无礼,不想应下,但震慑于姜确的气度。
他这个皇子只能捏着鼻子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