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10120(第1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nbsp;nbsp;nbsp;nbsp;报纸上的‘人’本、‘国’本之争,愈演愈烈,卷入其中的名士人数每日都在增加。这场‘战争’几乎将全国的视线都吸引了过来,偏远地区的报纸价格甚至被炒作到不断飙升,甚至因此衍生出了报纸倒爷此类新职业,专门从东京城抢购报纸,倒卖到偏远的各大州城,一份报纸的身价翻出百倍。

nbsp;nbsp;nbsp;nbsp;更别说,那些走私到周边小国售卖的商贩,赚取的利润翻上千翻都有世家贵族抢着买入。

nbsp;nbsp;nbsp;nbsp;最妙的是,报纸这东西,它每个月都出新的,一期内容比一期内容劲爆!买到它的有钱的读书人看来,那是一期都不能断。断了一期,可就错过了重点!

nbsp;nbsp;nbsp;nbsp;这不是巧了,更方便了倒卖的商人进行价格操纵,只要说运输过程中一部分报纸损毁了,那么缺少的这部分,自有人争相出高价‘竞拍’。

nbsp;nbsp;nbsp;nbsp;作为有‘后台’的商队,张俊第一个嗅到了商机。

nbsp;nbsp;nbsp;nbsp;旁的商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抢购报纸,张俊却不必,他有官家号令,只和印刷厂子打声招呼,每月的报纸自会为他挪出一份,专门秘密运送到官行里头,随着各种货物,销往各国。

nbsp;nbsp;nbsp;nbsp;且说,文人们的笔杆子战争虽是进入了白热化,但因为战场严格限定在了每月两期的报纸之上,一时间,现实当中竟然平和了许多。

nbsp;nbsp;nbsp;nbsp;朝廷中经济运作的部分,赵芫已经做了安排,交由李纲、韩离素等人进行决策执行。

nbsp;nbsp;nbsp;nbsp;于是,忙碌了许久的赵官家终于空出闲来,着眼对金的事务。

nbsp;nbsp;nbsp;nbsp;小郭老师一直在暗中关注金国朝堂动向,传递回来不少值得深究的消息。

nbsp;nbsp;nbsp;nbsp;金国朝廷如今风雨飘摇,派系之争难以处理,若再不寻个出口,便要于内部暴雷了。

nbsp;nbsp;nbsp;nbsp;此时趁着宋金议和,完颜兀术领兵西下,赵芫一瞧就知道,金国将矛盾出口放在了攻打西夏上头。

nbsp;nbsp;nbsp;nbsp;这倒是给了她提了个醒,金国如今的局势正是从内部暴雷的好时机,而且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完颜兀术凯旋,便能稳定金人各部人心,金国的朝堂纷争即刻趋于平衡。

nbsp;nbsp;nbsp;nbsp;与之对比,东京城里一群落魄的文官磨磨唧唧策划的逼宫实在可以搁置到一边去了。

nbsp;nbsp;nbsp;nbsp;自从卧底在反贼团伙当中后,赵构那叫一个兢兢业业,生怕收网时少抓一个贼。可他怎么也想不到,官家竟然在这个时候离开东京城了?

nbsp;nbsp;nbsp;nbsp;只叫他与几位宰执一同处理此事。

nbsp;nbsp;nbsp;nbsp;不,不,这可是造反的大事,为什么官家仿佛浑不在意,就这么随意的随便的全权交给了他?

nbsp;nbsp;nbsp;nbsp;赵构惶恐极了!

nbsp;nbsp;nbsp;nbsp;难道官家在试探他?。

nbsp;nbsp;nbsp;nbsp;自从金军退兵,朝廷开设陆上官行,原来损坏的官道又修缮完好了,甚至还在扩建。

nbsp;nbsp;nbsp;nbsp;现在,商队走在宽敞的官道上,时不时就能望见正在修建的岔路部分。

nbsp;nbsp;nbsp;nbsp;“唉,也不知是哪个提出来大修官道的事,缺德冒烟噢!”长了把花白色络腮胡子的商队老管事骑行在车队边上,看到修路便要骂上一句。

nbsp;nbsp;nbsp;nbsp;官道修的好,跑商时间短,次数多,随性的护卫赚的更多,商队高兴还来不及,像管事这样明目张胆叫骂的,就显得很是突兀了,跟在他身旁的年轻小护卫听的次数多了,终究忍不住开口:“朝廷修缮官道,日后咱们跑商更快,马蹄也不容易烂掉,怎么单就您不高兴呢?”

nbsp;nbsp;nbsp;nbsp;老管事高高的抬起长满络腮胡子的下巴,用斜视的目光盯着岔路上监工的衙役们,不屑地说:“你当是好事,天寒地冻被征出来服苦徭的人可是遭老罪了!”

nbsp;nbsp;nbsp;nbsp;小护卫愣了愣,不知道怎么回话了。徭役这种事,天生就有,年年有,代代有,天经地义,若不想服徭役,花钱赎了便是,他的家中便不必一直服徭役的。

nbsp;nbsp;nbsp;nbsp;“都说当今官家是个英雄,是个大好的皇帝,可是才登基不满两年就劳民来修路。官人们整日坐在家里等着买报纸看,连门外入了冬飞了雪都不知道。”老管事从怀里掏出酒葫芦闷了一大口,嗤笑不已的嘀嘀咕咕。

nbsp;nbsp;nbsp;nbsp;他或许是喝醉了,口不择言起来,将小护卫吓得浑身一激灵,连忙劝他少喝点,仔细赶路。

nbsp;nbsp;nbsp;nbsp;老管事却不听他的,指着修路的地方大骂劳民伤财。

nbsp;nbsp;nbsp;nbsp;车队的后方,坠着几架休息用的马车,此时,其中一辆群青布帘子的马车里伸出个脑袋来,头发胡须打理得干干净净,剑眉虎目,神采昂然,端是一颗大好的英俊头颅,正是负责官行的张俊。张俊耳朵尖,听见风力传来的骂声,立即招手叫心腹田师中去处理掉麻烦,别叨扰了贵客。

nbsp;nbsp;nbsp;nbsp;马背上极力俯身听从吩咐的中年汉子闻言,眼珠子朝张俊按住的车帘子缝儿里钻,嘴里听训道:“您放心,我这就把捣乱跑商的抓住,绝不允许有人影响咱们商队的行程!”

nbsp;nbsp;nbsp;nbsp;不知是不是因为风大,他说话的声调拔的很高。

nbsp;nbsp;nbsp;nbsp;见田师中眼珠子还在钻,张俊从帘子里伸出条胳膊,兜头给了他一个大逼斗,“让你去办事,废什么话!现在连办事都不明白了?你不办事,老子手底下有的是人办事!”草,装什么贤臣呢。

nbsp;nbsp;nbsp;nbsp;田师中连滚带爬地跑了,张俊赶忙缩进车里,又换了副表情,对车内闭目养神的另一人轻声说道外头出了点小问题,已经派人去解决掉了。

nbsp;nbsp;nbsp;nbsp;马车里,不止坐了这位官行总管,还坐着令一身形瘦削的人影。能教张俊如此小心谨慎的,当然唯有最顶头的那位——赵官家赵芫。

nbsp;nbsp;nbsp;nbsp;人人都当赵官家如今坐在龙椅里头,在东京城里,吃香喝辣同时操劳着声势浩大的学说之争。却没几个人知道,赵官家早就带着一队人马从东京城溜达出来,混迹在官行商队里,朝着金国的方向前进。大事的方向定下来,自有能人为官家分忧解难,赵芫便也不拘着自己一定要坐在那儿当个大佛,或是大事小事具都揽在手里。优秀的下属,正是需被要使用起来发挥他们的才能。

nbsp;nbsp;nbsp;nbsp;张俊说完,悄悄抬起眼角去瞧赵芫的神态。

nbsp;nbsp;nbsp;nbsp;却见这一路上没怎么管事的赵官家忽然起身,掀开帘子往外走,吴太尉立刻牵了马来,就好像一直在准备着似的,张俊连忙跟上。

nbsp;nbsp;nbsp;nbsp;张俊听见的,赵芫自然也能听见。

nbsp;nbsp;nbsp;nbsp;前头,老管事见田师中出现,浑身的酒意早就散了个干净,哆嗦着自打嘴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