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回 破碎身心 入世翔(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巫山五灵峰,陡然坍了一座,自是引起不小动荡。

牛铃村村民倒也不急,先是修整因天灾毁坏的材房瓦舍,待家园收拾妥当后,过了月旬,才组了几团猎户分批前往探查,但除了不见日月峰外,似乎没太大变动。

倒是有一上了年纪的猎手,在落石周围勘察不慎拐了脚,让人给搀扶回村。

老猎手有一孙,人唤猴儿,猴儿不忍阿爷脚踝肿胀难耐,收拾了行囊与竹篓,准备上山采药,药草多在巫山主峰,村民尽知。

过往巫山终年云雾缭绕,采药总得携伴前行,免得失足。

如今风灾过后,万里无云,猴儿又自视甚高,往日他在山里奔跑腾挪,竟是同龄无人追赶得上,而这番采药只求迅捷,因此才决定独身入山。

猴儿心下盘算,三天上山,一天采药,约莫再走三天下山,共是备了一周口粮,猎刀两把,火石、藤壶与草席、蓑衣等杂物,重量不轻,却也有备无患。

巫山脚,立木牌,牌上地图简明清晰,五脉灵峰如掌座落,巫峰自是朝中央笔直前行。

猴儿倒是熟稔,也不看牌,迳自直行,步履不快,却有种规律,配合吐气,很是耐走。

巫峰下,落凉亭,亭里奉茶甘甜沁心,往来旅客均在此休憩。

猴儿将藤壶咕咚饮尽,再装满茶水,跟三两邻坊招呼,便欲拾级而上。

“小猴儿,走慢点。”一人见猴儿匆忙,出声劝道。

“欸。”

“若有观音叶,帮忙采些,回头再补你一二。”另一人猛然想起,走出亭外,朝着已经爬阶的猴儿背影喊道。

“好勒。”

只见猴儿摆摆手,拐个弯,便不见身影。

入山十里尽是石阶,阶缘有苔莫踩,猴儿低头看着阶距由宽渐窄,待石阶全数爬尽,已是日正当空。

胡乱吃了些干粮,擦了擦汗,与路过的樵夫问好,看着野雀啄食方才散落的粮屑,猴儿便再次启程,石阶已尽,再上是木栈。

木栈三十余里,栈板有深有浅有断裂,几处落差亦有绳索可攀,几处腰绕则被土石淹没,更有几处需脱鞋涉水渡溪。

还未走完,天已昏暗,猴儿赶紧找个巨树围合之地,拉起遮布,舖好草席,去溪畔打了两桶水,刺了三尾鱼,去鳞掏脏,起火烧烤之际,一并点燃驱蚊草,再趁着尚有天光,拉绳打桩,架好睡棚,忙碌一阵后,才回火堆旁,吃起烤鱼。

鱼肉鲜美,猴儿尝得急,烫了嘴,赶忙喝些茶。

待饱足口腹,星光也点映了黑夜,猴儿数数繁星,添了些新木,倦意蹒跚的晃入睡棚,拍打草席,拉起蓑衣当被,甫一躺下,便沈沈睡去。

一夜安逸。

星月画弧。

天未亮,雾气浓。

猴儿给虫鸣鸟语唤醒,取了遮布凝聚的露水,抹洗脸,再用余烬闷了锅稀米,拔桩收帐,麻利收拾妥当后,坐回火推前,拾起铁锅,又被米汤给烫了嘴。

“这不是猴哥吗?”

猴儿闻声抬首,只见三两人影从远处走进,在雾气中显露熟悉面孔。

“猫大、猫二、猫幼。”猴儿招呼,那是邻坊采药户的三兄弟。

“猴哥这回采些什么?”猫大背着竹篓,与两个弟弟围在猴儿身前。

“阿爷脚肿得凶,想采几株冰针草回去给他敷敷。”

三兄弟恍然,猫二连忙道:“不晓得什么缘故,好些草药都没了,山上尽是风砂走石。”

“啥?!”猴儿急得站起身:“你们这番也都没采着?”

“还是有的。”猫大宽慰道:“就是得绕到峰后,再往上些,越过林线,才有观音叶、桔梗、甘草、牛膝。”

“得爬那么高?”猴儿苦脸,这恐怕得再多爬一天山。

“猴哥缺什么?”猫二看着猴儿着急的模样,猜问。

“没想到这回得登顶,口粮少背两日。”猴儿摊手。

“这有甚,我们要下山了,还有多的几块饼,便给猴哥了。”猫大示意猫幼转身,从他背的竹篓中,取出一包面饼。

“这怎么行??”猴儿头晃,手也晃,看得猫二都快晕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