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3页)
三娘几人吃过年夜饭,李母考虑到家里都是孩子和老人,而且三娘和元月她们也要去陪陪徐大娘,李耀祖也不在家,就决定就不守岁了。
李母年前的时候是邀请徐大娘一起过来家里吃年夜饭的。李母想着徐大娘去年就是在自家过的除夕,今年在自家家里过除夕也是一样的,多一个人还会更热闹一些,徐大娘过来了,就是多添一双筷子的事情。更别说徐大娘不仅仅是三娘的姑妈,她同时是教授尔月姐妹三人和三娘的医术,尊师重教是老生常谈的事情,李母就想着,今年更不能让徐大娘独自在她自己的院子里过除夕的。在李母眼中一个人独自过除夕,给人的感觉就是孤苦伶仃的。
但是徐大娘没有答应,谢绝了李母的好意。徐大娘想着自己去年在李母家里过年,是因为自己来的突然,没有落脚的地方,现在自己有院子了,她不愿意去李母家里过除夕,尤其是在吃年夜饭之前,李耀祖的族人是相互拜年的,自己在李耀祖家里过除夕,徐大娘觉得有些尴尬。
而且徐大娘时不时的去出诊,再加上教给尔月她们医术,实际上也是比较累心的,好不容易过年了,徐大娘也想趁此机会休息休息,就不去李母家里凑热闹了。徐大娘即使羡慕人家能一大家子在一起过年,但是她也已经习惯一个人过除夕了,自己并不会觉得酸涩。
李母见徐大娘说什么也不答应来自己家里过除夕,于是就和三娘商量着,今年除夕夜三娘她们在自己家吃完年夜饭后,再一起去徐大娘的院子里,陪陪徐大娘过除夕。李母认为徐大娘一个外地人在自己村里人,看见家家团圆,肯定想见自己的亲人的,三娘就是她的亲人啊。今天不仅仅让三娘去陪陪徐大娘,就是元月姐妹四个人也要去的。
武月才四个月大,正是隆冬,李母和三娘可不敢让武月出门,万一生病了,后悔都来不及,家里只留下李母看着武月。武月对于三娘出门,已经习惯了。
三娘也愿意过去陪陪徐大娘的,她认为无论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徐大娘都帮了自己太多的忙。尔月她们对自己心里没有芥蒂,包括尔月她们的姥爷家里对三娘的评价、和村里人对三娘的赞誉,实际上和徐大娘是分不开关系的。
李母想到徐大娘一个人,晚上应该只会包些饺子应应景,不会做一些菜的。李母就提前在自己的年夜饭之前,拨出一些菜,放在碗里,见三娘空着手领着元月她们去徐大娘那边,李母就对元月讲,“元月,厨房里有六个碗,碗里是我给你姑姥姥留的菜,你们端过去热热就行。”
三娘其实看见李母往外留菜了,但是当时三娘以为是为李耀祖留的,毕竟李耀祖今晚也没在家过除夕,去上差了。三娘现在也不知道明天大年初一,李耀祖会不会回村里拜年。年夜饭之前,相互拜年的时候。好多人就问三娘,怎么李耀祖没来或者是李耀祖为什么没在家。
三娘确实是打算去徐大娘家里再做菜的。李母这样准备了,三娘就不用再做饭了,省事不少。
三娘知道李母是真心想要自己将菜带给徐大娘的,也没说推让的话,见元月领着尔月、珊月去端菜,叮嘱元月,“珊月还小,这晚上去姑姥姥家,别让珊月端菜了,你和尔月一人端两碗,我再端两碗。”
这时候元月和尔月已经走进厨房,一人各端了两碗,珊月正想帮忙也端两碗呢。她们听见三娘的话,珊月也就没再动手端碗。
珊月跟在元月和尔月的身后走厨房,也觉得自己手中没有东西,有些不好意思,于是珊月对在院子里等着她们的思月说道,“现在晚上了,不容易看清路,去姑姥姥家里的路上,我牵着思月。”说着伸出右手去牵思月的左手。
思月也是每天去徐大娘院子里,来回好几次,说句夸张的话,思月就是闭着眼睛也能走到徐大娘的院子里,所以晚上,珊月牵着思月,也是多此一举的事情。
但是思月喜欢有人牵着自己或者是抱着自己的,她看看自己的身高,再瞅瞅三姐姐珊月的身高,三姐姐珊月肯定是抱不动自己的,那退而求其次,就答应三姐姐牵着自己去姑姥姥家里吧。当然思月虽然自己觉得自己退而求其次,实际上她也是美滋滋地伸出左手,和珊月手牵着手出院子。
元月和尔月端着碗并排走在前面,珊月和思月手牵手走在后面,三娘再次提醒她们,“你们走的慢点儿,路上黑,容易看不清路。”
三娘叮嘱元月她们一句,也转身走进厨房,去端剩余的两个碗。
因为这个时间点,拜年已经过去了,三娘五个人在去徐大娘的路上一个人也没遇见。距离短,中间也没停下来说话,她们很快就到了徐大娘家里。
“姑姥姥。”元月姐们四个见徐大娘的房间里点着火烛,透过窗户中看见徐大娘的身影,就知道徐大娘是在家里的,一进院子门就开始大声喊。
徐大娘听见外面有动静,一听喊声,就知道是元月姐妹四个人来了。
徐大娘出屋子一看,竟然发现三娘也跟在元月姐妹四个身后,而且还是三娘她们还是端着碗过来了,想着应是给自己送吃的过来了。徐大娘已经吃饭了,正如李母她们猜测的,徐大娘没准备菜,只是简单地煮了饺子吃。
徐大娘能猜到元月姐妹四个会过来的,但是没想到三娘也会过来。要知道三娘是李耀祖的妻子,今天李耀祖也不在家,三娘怎么也要陪着李母过除夕的。徐大娘转而一想,端着碗过来的,应该只是给自己送菜过来,一会子就回去。
徐大娘见三娘她们已经端来菜,也就不再说虚假的客气话,而是让直接让元月她们将菜放到桌子上。
三娘没将菜放到桌子上,准备去厨房,她问徐大娘,“姑妈,你吃年夜饭了吗?我去给你热热菜。”
徐大娘已经准备好压岁钱给元月她们,压岁钱也不多,就是讨个吉利,一个孩子两文钱,包括武月也是两文钱。
徐大娘这时已经掏出压岁钱,正要给孩子们分压岁钱,听见三娘的问话,于是先是对三娘讲,“我已经吃过饭了,你去厨房,把这些菜倒到碗里就行,不用热了。”
三娘拿着碗去厨房,元月和尔月又重新端起碗,准备跟着三娘去厨房。
徐大娘拦下元月和尔月,“元月、尔月,你俩别去厨房了,放下碗,姑姥姥先给你们发压岁钱。”
元月姐妹四个听到自己是有压岁钱的,很高兴,异口同声地讲,“谢谢姑姥姥,给姑姥姥拜年了。”然后元月和尔月很听话的将碗放回到桌子上,准备收到压岁钱后,再将碗端到厨房。
徐大娘给每人两文钱,“你们不愧是亲姐们,说的话竟然一模一样,拿着买糖吃。”
最后徐大娘手中还剩下两文钱,她将这两文钱放到思月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