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3页)
李耀祖并没有将三娘的来历,如实告知李母,他只是说,徐三娘是南边一个小地主的妻子,因为丈夫死了,娘家靠不上,婆家排挤、欺负,三娘实在熬不下才要改嫁的。
这话里有漏洞很多,不过,李母没有仔细想这里面的事情。这是她儿子告诉她的,她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再就是张半仙在思月娘去世的不久时,说过李耀祖的姻缘在南面,恰好三娘就是在南边来的。她也希望自己儿子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而不是一整天到晚的在外面胡混,三娘进门了,李耀祖肯定在家里待的时间就长了。
“办好了就好,井里有西瓜,提上来吃了吧。”李母见李耀祖有些不高兴的样子,以为是李耀祖在外面办事的时候,遇见麻烦了。
李母看看元月还没回家,于是对三娘讲,“三娘,你去你二堂叔家理,叫元月回来。”接着又大声喊:“尔月、珊月,别捉虫子了,你爹回来了,赶紧过来吃西瓜,你二奶奶家自家种的,可甜了,都起沙了。”李母说的好像是已经切开西瓜,看见了起沙的西瓜瓤似的,实际上西瓜还在井里。
三娘点点头,随即抱着思月出门去找元月。
李耀祖皱皱眉,“你别去了,你还没出过家门,哪里认识二堂叔家,还是我去吧!”
李母瞪了李耀祖一眼,“三娘不认识,思月认识,三娘这不是抱着思月一起去吗?”
李母又对思月说,“思月,你大姐姐就在你二奶奶家,跟你小姑姑学绣花呢?领着你娘去好不好啊?”李母其实就是想借此机会,先让三娘熟悉熟悉本家人。
她没想到还要办酒席,毕竟这都是她儿子第四次娶亲了,再办酒席就好像搜刮亲戚邻里的钱似的,她觉得不地道。既然不办酒席,就不能再酒席上介绍了,那就得平时接触过,才能认识。她想叫三娘出去一趟,和李子江家(李耀祖二堂叔)熟悉的同时,也熟悉熟悉村里。
正说着元月就进来了,她见李母和李耀祖都在院子里,先是喊了一声“奶奶,爹。”后看看三娘,到底是喊了一声“娘。”
第4章
李耀祖已经把西瓜提上来了,又从井里打出半桶水,倒进脚旁边的木盆子里,准备洗手洗脸。他听见元月回来了,答应一声说:“回来的正是时候,正好想去你二爷爷家里找你回来吃西瓜呢。”
李母也说元月:“以后一定要早点儿回来,不要到吃饭的时候才从人家离开,这快吃饭了,无论在谁家串门,都要回来,即使在咱本家人那里也不行。”
李母其实明白元月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元月说是去李子江家里学绣花,也算是借口,也算是实时。究其原因就是冷不丁地、在没有心理准备的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继母,而且这位继母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心里有些不自在。
李耀祖是男人,他的心思没有这么细腻,他没觉得元月是躲三娘才出去的。不过李母教训元月了,李耀祖也不想再说元月。李耀祖想他一个大男人的,说岁数不小的闺女,闺女大了,也许会脸上挂不住。再就是李耀祖认为他赚些家用,其余的事情,教给李母和他媳妇就可以了,包括教育闺女这件事情。不过现在他也没指望三娘现在教育元月,徐三娘毕竟来到这个家里的时间短,继母身份,不能一开始就对元月进行说教。
徐三娘听了元月喊自己“娘”,连忙答应了。她也能听出元月喊她的声音与喊李耀祖和李母的声音不一样,只要喊了,就是承认自己是这家的一员了,她还是高兴,。
李耀祖将木盆里的洗过脸的水直接倒在院子里,又重新提了水,招呼着“二月、三月,过来洗手,准备吃饭。”也没有擦手擦脸直接就去屋里了。
家里的人就李耀祖有时候喊他的闺女们是二月、三月、四月,甚至在元月小的时候,直接喊元月正月,这就是元月大了,才不喊的。
元月没有洗手,而是先将手里的绣活放到屋里,出来后对三娘说:“你先洗手吧,我先抱着思月。”元月伸手去抱思月。思月平时更元月待得时间更长,比起亲近三娘更加亲近元月,思月的小身子就往元月身上挣。
三娘小心地将思月递到元月的怀里,“她这是想姐姐了。”
元月笑着逗思月,问,“小丫头,想大姐了没?”
思月现在简单的故事都能听懂了,也知道元月是在逗自己,思月着小嘴笑,故意不说想大姐了。
元月见状,挠挠思月小肚子上的痒痒肉,思月咯吱咯吱的笑,口水顺着思月的嘴角流下来。三娘洗完手,赶紧拿出帕子给思月擦口水。
珊月年龄比较小,今年才五周岁多些,从菜园里出来,见大姐没和自己说话,小小的心里就不高兴,“大姐,你没看见我啊”,珊月嘟着嘴说。
尔月轻轻地推了珊月一下,小声说“好了,别作怪了,咱应该先和娘、大姐打招呼。”尔月是这姐儿四个种心眼儿最灵活的,不过就是要强,就是脾气倔,但是倔脾气又不轻易的表现出来的那种人。
珊月最听尔月的话,“娘,大姐。”
三娘答应着,说:“尔月,珊月和我一起来洗手,一会儿吃饭。”语毕,她挽起自己的衣袖,想给珊月洗手。珊月这丫头,别看胆子小,但是记性很好,她说:“娘,奶奶说了,我自己会洗,不能让你给我洗手,我自己能洗干净。”
今天早上的时候,就是三娘给珊月洗的手,被李母看见了,李母趁着珊月在院子里和思月玩耍时候,和珊月说了,她得自己洗手,又不是不会,平时不也是自己洗吗?
三娘也没硬要给珊月洗手,转手去给珊月拿手巾,结果元月已经给拿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