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页)
苏定慧却没想太多,既然真病了,想来不会是假,她便将这件事一放,和太妃一道,打理起粮草辎重之事来。
转眼间夏天过去,秋风将银杏叶子吹落了一地,前线不仅没有好消息传来,反倒因为边军擅动,原本在边境上还算老实的勿吉族趁虚而入,大举南下。
苏定慧听见这消息时捏了把汗,和太妃对视一眼,两人默默,却又同在夜里无法入眠。
「娘娘,其实我有些担心,有时候觉得我要是也能做个将军便好了……」
苏定慧看着洒在窗边的月光,低落道。
太妃替她披了件外衫,「我何尝不是?可隔得太远,加上你又非行伍中人,便是去了也帮不上忙。你想这些不过白白闹心。」
她拍了拍苏定慧的背,「你要信他。」
苏定慧低低地嗯了声。
……
这日,苏定慧又在灯下拟送到前线去的草药单子,因连日睡不好,人也有些恍惚,写出来的字打飘。过了会儿,更是脑袋一沉,趴在桌上睡了过去。
她是被一阵热烈到过分的声音吵醒的,惊醒后,手脚冰凉,耳边却传来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
她先是一愣,又反应过来,一下子站了起来,外头守着门的侍女正好冲进来,「娘子!太妃叫你过去!」
苏定慧压着砰砰直跳的心到了太妃这里,一见到人,猝不及防被塞了片羽檄到手里。
「阿慧,你看!」
苏定慧不用她多说,一目十行看下来,看懂了上面的内容后,将羽檄紧紧压在胸前,问道:「这是真的吗?」
「你若信他,自然就是真的」,太妃笑意吟吟地看着她,「如何?要不要先和我说说汴京是什么样子?」
第117章
「汴京吗?」
苏定慧遥遥地想着,从御史府想到人满为患的州桥,再到那通往禁中的两边围了红栅的御街,从宫门一直往里,便是汴京最最尊贵之人,官家所居之处。
如今,官家之位易主,换了她曾熟悉的那位王爷……
总是叫人难以置信。
可太妃还在一旁殷切地看着她,似对汴京极有兴趣。
苏定慧将心神一收,与她说起道:「汴京和益州比起来,要大得多,也平的多,没有这么多的山,方方正正的城墙,像是用界笔画出来的一般。大路虽四通八达,时不时却会拥堵,最挤的,当属州桥一带,桥上挤满了人,桥下船在走,吆喝声此起彼伏,卖许多吃食物事,热闹极了……」
太妃听得来了精神,眼睛连连发亮道:「说来汴京汇集各地的人,他们自也带去了各地得意吃食,岂不是群英荟萃?」
苏定慧道是,「若到了汴京,您可以尝遍各地美味。只是那里比益州来得冷,如今又要入冬,时常要注意添衣。」
「添衣好说,况且即便我忘了,难不成阿慧会忘了提醒我一声吗?」太妃将她手牵来,握在了手里,笑眯眯道,「好孩子,如今既然有了这般局面,你便随我打着蜀王府的名义,同去汴京可好?不说别人等不等,我等这一日可等了许久了!」
苏定慧在她郑重却又带了些戏谑的眼神底下有些无措,脸悄悄红了,见旁边的罗姑姑也是含笑看着她,乐见其成什么似的,脸更红了。
太妃笑道:「阿慧,你还有哪里不满意,说出来,我们改就是!」
罗姑姑也笑道:「娘子只管说就是,我们也听着,我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速速改了,别让娘子委屈。」
苏定慧撩眼看了太妃又垂下,面对长辈,不比在那位王爷面前,比平时低了些声量道:「一切听太妃安排。」
太妃听见她这一句,高兴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忙道「说定了,可不准再反悔」,又对罗姑姑道:「听见了?咱们王爷的王妃可从庄子里养病回来了,要共同入京,随行之事,你速去准备!」
她说得直白,苏定慧却听得耳热,罗姑姑走后不久,她说要回家来收拾行李,也从西厅走了出来。
刚一出来,迎面便是夜里冰冷的风,吹得人骨缝里生寒,她情不自禁打了个哆嗦,低头,看向了自己的腿。
连她这个健全之人都觉得冷,若是那位王爷在,他腿上这几日也不知变成了何等样子,若不好,怕要疼得站不能站丶坐不能坐,痛苦无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