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做完这些不敢松神,冒着夜色到了其他医馆,求那些药材。

巧的是那些医馆里头正是灯火通明,仁春堂丶益草堂也在打包着药材,要连人带药一起送到郫县去。

仁春堂的少掌柜祝青元见她打算一人前往郫县,叫住她道:「苏大夫,我们刚好也要启程,不如稍等片刻,一同前往郫县?很快,等这些装上马车就好了!」

他指了指堆在门口的几口装满了干草

药的布袋。

苏定慧见布袋不多,便点点头,坐了他的马车来到郫县。

下车时天还未亮,但郫县一带却是烛火闪耀,隐隐有哭声传来,在本该寂静的夜里格外醒人耳目,甚至叫人恐惧。

但越走近,却没有想像中的骇人景象,郫县之人各司其职,没有骚乱的动静,只是默默地运着草药丶米粮。

祝青元在前面引路,苏定慧看了看周围,便是她来过一次,也分辨不出此时是在哪里,便问道:「祝大夫来过这里?」

祝青元回了个头,停了脚步等她走上来道:「苏大夫来益州不久,或许方大夫还不曾和你讲过?郫县这个地方,十多年前也闹过疫病,是方大夫出手,一步步领着大家平息的。每年我家老爷子都带我来这里义诊,算是做件善事。」

「那次疫病,走了很多人?」

「是,严重到……你想像不出的地步。听我家老爷子说,就连老蜀王都是那时没的,什么办法都用尽了,人还是一批批走了,山穷水尽,差点叫人以为是天爷不让我们蜀人活了!要不是方大夫试出了那一副来复汤,只怕走的人还会更多。」

见她满脸肃色,祝青元又安慰道:「不过此次既然方大夫早早就来了,想必会很快平息的。」

苏定慧扯了扯嘴角,道「如此最好」,见已是到了个祠堂,四周都被幔布围了起来,进进出出运送病人的人都掩着口鼻,动作谨慎,看得她心底发沉。

「祝大夫,您去帮着卸草药,我先行一步。」见祝青元没有上前的意思,苏定慧草草打完招呼,便快步走过去,跨过了祠堂大门。

「方大夫在哪里?」她随手抓了个人问。

「往里走第八间!」那人远远地一指。

苏定慧扎紧领来的口巾,便朝那里走去,到了门口还未进去,听见里头声音道:「方神医,没想到还能再见你一回。十四年前你救了我,这次,却要放我走了。我……年纪大了,活得够长了,没了就没了,还能到下面去见老王爷,并没有多少遗憾。只是我看见那些孩子,也染了病,心里难受得不像话。方神医,你救救那些孩子,救救年青的那些人,好不容易将他们养起来,不能再折在这里头了!」

方老爷子道:「老周,你不能这么想,我听说你才有了曾孙,家里四世同堂……」

他说着说着忽然闭口不言,只剩粗重的呼吸。

苏定慧在门外等着,过了会儿才推门而入,「阿翁。」

方老爷子眼圈仍在发红,震惊地看着她,「你怎么来了?我不是要你先去筹措草药?」

「草药能找的我都去找了,有许多还在运来,我随仁春堂先到了。阿翁,这个病人……」

「他走了」,方老爷子平静地说出这句话,缓缓坐在了椅子上,想了想苦笑道,「阿慧,你不该来。这次的肠辟之症,从所未有的凶险,就连我,现在都毫无头绪。也许,只剩下一个办法了,听天由命的办法……」

他的双眼亮得异乎寻常,「但你没染病。你从这里出去后,不要见任何人,只写封信给那位蜀王,让他派人护卫你。你不是口口声声说他不会骗人?眼下只有这件事能让我相信他!」

苏定慧定定地看着他,「方才在祠堂门口,我就知道这次的疫病不寻常。阿翁,我是您亲手教出来的,您的教导我一直记在心里,行医治病,总有两难之时,选什么,都可能承受怨恨丶非议,阿翁不赞成我留下来,我却想留,并且做好阿翁为此生气的准备。原因我想阿翁明白,阿翁和我,都不想做一个在病情面前退缩的大夫。哪怕听天由命,也该我们这些大夫陪着病人。」

方老爷子闭上眼,翻来覆去地想了一会儿。

心头除了被担忧笼罩外,竟还有一丝骄傲。

是了,他要她去准备草药,料准了她会去王府求援,见了那位蜀王,她或许会觉得比起做个无畏的大夫,还是陪在心爱之人身边更好。

他低估了她做大夫之心,但只觉得庆幸,天底下能有这样一个让她停下脚步的心上人。

「好,你来看!」方老爷子陡然睁眼,让她上前,看刚刚逝去之人,因何而逝。

苏定慧站在那人身侧,边看边道:「面赤如妆,喘汗如油,①他定是受了高热。腹部松软,脸上是虚弱之象,应是体内正气溃败,下不能止……」

就这样,她与方老爷子联手救治,将不少垂危病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可这次的病来得古怪,一旦染上就极难根治,只有缓解之法。

但若无法根治,这些病人便不能离开,外头还源源不断地送进病人,如此一来,大夫的人手紧缺,每人每日睡不足两个时辰。

偏有个大夫或是体弱,一时不慎受了病人传染,次日便发起高热,人事不省。再过了一夜,在虚汗淋漓之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消息传到苏定慧那里,她对那位大夫有些印象,低低嗯了声,但没停下手上救治的动作。

连日来的施救让她麻木,不过是闷闷地心疼,又淡淡地拂去,一抬眼,又是个正常的大夫,问病人的症状丶诊脉丶写药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