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1页)
那郎子见她不大说这些,也就罢了这个话头,说起方老先生医术高明,他的徒弟定也定是佼佼者,愿意来郫县真是件幸事。
一路都是他在说,苏定慧偶尔捧场,快到他家里时,他不知想到什么,又问道:「苏大夫可见过当今蜀王?是何模样?听人说倒是我们蜀地郎君里头极出色的,也不知和老王爷比起来比不比得过?」
「老王爷来过郫县?」苏定慧有些好奇。
她从旁人口中听过这个老王爷,甚至几次有病人来医馆时都提起过,但总是寥寥几语带过,不愿深谈。
「何止,还有王妃……哦,如今要叫太妃了,老王爷喜欢带着太妃四处游山玩水,来过郫县几次。不过最后一次,却是太妃一人来的,还带了王府里头的亲兵,来……」那郎子话说一半,又陡然收了回去,指了指不远处的坝子道,「上几级台阶就到了,苏大夫注意脚下!」
苏定慧察觉到他的闪躲,不好再问。只是接下来几日的接诊中,她留了心,旁敲侧击地和这里的老人们打听着老王爷和太妃的事。老人们多是爱拉家常的,况又是个从未见过的外人,身份值得信赖之下,拉起家常格外有意思些。
「老王爷人好,待太妃好,待我们也好,每回来后都减税,说给王妃和世子积福减的,但命令是他亲自下,我们都念他的好!」
「就是去得太早了些。不过这也怨不得谁,都是命数!」
「百来年都遇不到的事,偏偏我们这一代人撞上了,去哪里说理去?苏大夫,你是最清楚的,钱权富贵再多,那身子要得病,还能拿钱让给别人吗?人活多少寿数都是定死的。」
「那也不见得!」苏定慧最早见到的那个老大娘插了句嘴,「要不是为了保住益州丶保住蜀地,老王爷大也不必就选了那条路。」
「哪条路?」苏定慧追问了句。
老大娘摇了摇头,「苏大夫,你还是不知道的好,我们都不忍心提起的事。你帮我把把脉罢,从十几年前就有这个毛病了,不能躺平了睡觉,西边医馆说是年纪大了,治不了。」
苏定慧只得按下心神,先替她诊了一番,问了平时还有手脚膝盖冰冷的毛病,肚子不时绞痛,给她开了麻附细辛汤温肾泻浊。
刚写了方子交给那老大娘,想趁时再打听几句老王爷的事,她却像早已料到,拿到方子便起身拄杖,哒哒地走远了。
苏定慧来郫县七八日,治了有百来号病人,也没打听出来,只能隐约感觉到老王爷的英年早逝或许并不简单。
这天夜里,她在灯下拿了医书在看,看着看着又想起老王爷的事,渐渐想到那位王爷身上,也不知他现在做些什么,休息了没有。
那日在阿翁面前确实损了他的颜面,又赶着来这里,没空和他说个明白,闲下来时这件事总压在她心上。
油灯哔剥了几次,不知不觉烧干净了,灯芯塌了下去,灯灭了。
屋子里陷入一片黑暗中。
苏定慧也没力气再点灯,就着窗外的月光趴在了桌子上。
忽然,她耳边传来马蹄蹬地的声音,仿佛在不远处,就在门口似的,有人骑着马来了。
她提了提神,听是什么动静。
借住的这户人家派个郎子出去了,似在和人攀谈,声音低回,叫人听不清楚。
但说了这么久还未请人进来,说明与这户人家并非故交亲戚。
还骑了马远道而来。
苏定慧心中一动,将窗户开了个口子,默默向外看去。
只见半开的门口,有只黑骏马在百无聊赖地甩着鬃毛,神气的模样半点儿没变,叫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苏定慧压住怦怦直跳的心,开了房门,便要走去见那人。
她这才知道,原来她竟怪想他的。
才走到一半,门口大开,那人牵着马就进来了,见到她也一愣,但马上就迈着大步向她走来,拽住她的手便往房里走,不满道:「夜里风大,怎么就出来了?」
主人家郎子在两人身后拉着马笑道:「原来是苏大夫家里人,方才还罗嗦了半天!马儿我牵去喂了,不必担心!」
「多谢!」苏定慧转过身,因眼前立了个高大挺拔的,下意识掂了掂脚,越过他的肩膀向那郎子道了声。
李玄冲顺手就从侧边扶住她的腰。
苏定慧只穿了件薄薄的寝衣,脸一下子就红了,觉得这样不大好,脚一落地,就将他带进了屋里,说声稍等,去床头取了外衣披上,这才坐到他面
前。
李玄冲就那样淡淡地看着她,不说话。
「王爷,是我脸上有什么?」苏定慧见他这副模样,问道。
「……没有。」李玄冲顿了顿,憋出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