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第2页)
正是因为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康宁帝才会迫不及待地对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萧国英这位在军中具有极高威望的齐王。
如今面对着来势汹汹的燕军,再看着中京这一团乱麻的局势,就算康宁帝行事再不计后果,也知道形势对大穆来说十分不利。
三路兵马,共计二十万精锐开赴燕云,气势如虹,万众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驻扎的兵马只有十万,面对来势汹汹的三路燕军,穆军难免顾此失彼。
不过穆军的反应也不算慢,在最初的仓惶过后,也很快据城而守,组织反抗,试图阻拦燕军。
但与二十万精锐,三路齐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万守军实在有些不够看,很快就左支右绌起来。
西京大同府被围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请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宁帝握着求援信,也觉头疼。
这些年里,大穆统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频频暴动反叛,多亏了萧国英四处奔波救火,才勉强稳住局面。
萧国英在世时,可是杀得各族人头滚滚,令各族对他闻风丧胆,最严重的时候,单是看到萧国英麾下那面迎风招展的军旗,各族就忍不住两股战战。
如果萧国英还活着,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调其它地方的军队前去增援燕云,短时间内也不用担心各族会生乱。
但萧国英死了。
这位杀神,被康宁帝亲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驻军不能调动,那能够调动的,就只有拱卫中京的驻军了。
可是康宁帝敢对萧家下手,底气正是来源于中京的驻军。
如若将中京的驻军调走,谁来拱卫他的安危?
各地驻军不能动,中京驻军不能动,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围得动也不能动,终至陷落。
围绕着大同府兴建的关隘、堡垒,全部都被燕军扫荡占领。
原本与自己互为犄角的西京沦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撑。
比起西京,燕京这边的守军更为强大精锐,而且康宁帝也是勉强抽调了一些军队过来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决计不能有失了。
两国精锐在战场上来回厮杀,互有伤亡,但随着大燕三路兵马陆续抵达燕京城外,将燕京围困,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穆军大势已去。
僵持数月,燕军将燕京城外修筑的所有堡垒据点悉数扫荡占据,只余燕京一座孤城独木难支。
天狩二十四年三月,燕京城破,燕军正式进驻燕京。
这意味着,被前朝割让出去整整一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在天狩二十四年三月,成功光复。
从此以后,中原王朝终于重新有了一片完整的,可以阻挡异族铁骑南下的山河屏障。
消息传回大燕,传回京师洛城,百姓雀跃,朝廷震动。
***
太和殿的海棠花又开了。
西府海棠的花香从庭院飘进紧闭的大殿,为冷清的大殿添上了一丝春意,却无法驱散大殿的寂寥。
再华美的宫殿,一旦没有了人气,即使日日勤于打扫,也难免显出几分衰败之感。
这座建立在皇宫最中心的太和殿,原本也应该是整座皇宫里最引人瞩目的存在,但在过去几年里,这里就仿佛被所有人刻意遗忘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