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第1页)
邱鸿振道:“回娘娘话,还没有。”
霍翎道:“倒也稀奇。行了,你们一路舟车劳顿,先回去好好休整几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等千秋节后再谈吧。”
从始至终,除了偶尔附和霍翎几声外,季衔山都很沉默。
祝青云是跟在霍翎身边伺候笔墨的女官,所以四人一起进宫,离开时只有靖国公、宋叙和邱鸿振三人。
三人一起走到皇宫门口,靖国公看到了自家的马车,拱手道:“两位,那我就先行一步了。”
邱鸿振也看到了他家的马车:“宋大人,需要我送你一程吗?”
宋叙拱手:“我不劳烦邱大人了。”
这些天里,宋叙和邱鸿振没有发生过任何争执,但两人原本还算相处融洽的关系,自天降神碑那一夜后,就变得格外生疏。
听到宋叙拒绝,邱鸿振也不强求,笑着一撩衣袍,上了自家马车。
宋叙回头,看了眼身后巍峨庞大的皇城,轻轻叹了口气。
“哟,叹什么气呢,莫不是看到其他两位大人都有马车来接,独你没有,所以就在这儿自哀自怨?”
熟悉的调侃声响起,丁景焕从马车里探出半张脸,笑着对宋叙一招手:“走,我在樊楼约定了一桌酒席,给你接风洗尘。”
宋叙上了马车:“你今日不上衙吗?”
丁景焕理直气壮:“我都是刑部尚书了,今日提前下衙不成吗?”
宋叙再多的愁绪,都被这话逗得一笑。
丁景焕说是要给宋叙接风洗尘,那确实不假,准备的菜肴和酒水味道都十分不错,多是各地商贾趁着千秋节运来京师贩卖的稀罕物。
宋叙对美食没有太大的追求,不过丁景焕准备了,他也不扫兴。
一直到两人吃饱喝足,丁景焕放下碗筷,宋叙才突然开口道:“那块石碑,是你的手笔吧。”
丁景焕诧异:“什么石碑……哦,你说羌戎王带进京师要献给圣人的那块吗。你在瞎说什么,那块石碑是在羌阳河畔突然出现的,我这几个月可一直都待在京师没动弹过。靖国公的折子里不都说了,那块石碑是天人感应降下的吉兆吗?”
宋叙静静听完丁景焕的话,才道:“天人感应这一套,你以前是最不屑相信的。”
丁景焕道:“那时年轻气盛,不知变通。”
宋叙知道丁景焕是在暗讽他不知变通,他也不恼,只笑了一下:“景焕,你我自幼相识,你知道你每次跟我说谎时,话总是格外的多吗。”
“有吗?”丁景焕耸耸肩,无所谓道,“我的话什么时候少过?”
宋叙也不在意丁景焕有没有承认,他继续道:“我这些天,时常会想起老师致仕前跟我说过的那席话。
“在娘娘和老师之间,我选择了支持娘娘。因为我和老师不同,我并不认为女子执政有什么问题,也不在意娘娘架空陛下。
“可是景焕,到了今时今日,你要我如何自欺欺人地认为,娘娘要的,还仅仅只是架空陛下?”
丁景焕沉默着转动面前的酒杯,良久,他唇边挂起一抹哂笑。
“你今日刚回到京师,我原本不想跟你聊这些,但你非要聊的话,那我告诉你,你知道你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吗?
“你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情是,至尊之位上坐着的,是太后和皇帝,你却总是试图用普通人家的亲情去理解天家母子的关系,甚至还真的把陛下当成了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
“太后是君,陛下也是君,而你只是一介外臣,你明白了吗!”
宋叙抬起眼眸,看着坐在自己对面,与自己相知相识三十余载的至交好友。
“你说的对也不对。我确实只是一个臣子,但陛下敬我为老师,我就不能不为他多考虑几分。
“而且,正如你所说,陛下也是君,大义名分是在陛下身上的,太后能摄政掌权,也是因为她是陛下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