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第1页)
与此同时,驻守在燕西和燕北的军队,也都配合着使节团的行动,开始加强巡逻和换防,用兵锋保持着对敌人的威慑。
而在使节团正式出发之前,
燕西这边早就有官员奉太后之命,在私底下会见李宜春和一些羌戎贵族,与他们进行初步交涉,试探他们的态度。
对于这种情况,有人激动欢喜,有人悲愤交加,也有人在心里打起如意算盘,频频向燕西官员示好。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出于各种利益考量,悄悄给大穆那边去了信,想要请大穆出兵帮助羌戎化解危机。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大穆都不会希望看到大燕吞并羌戎的。
***
幽暗的王庭里,一张铺着虎皮的座椅上,李宜春右手擎着额头,正在闭目养神。
“王上。”
听到来人的声音,李宜春缓缓睁开眼睛:“大燕使节团到哪儿了?”
“卫兵快马来报,使节团已经过了七百里瀚海,至多明日就能抵达王庭。”
“打探清楚正副使的身份了吗?”
这些都是必须收集的情报,来人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里面简单记录了使节团成员的身份背景以及他们比较出名的一些事迹。
“又是宋叙。”只是看到这个名字,李宜春就开始头疼了,“这家伙可比前头那些大燕官员难缠多了。”
李宜春长长吐了口气,调整好心绪,才问:“那些人呢,他们都有什么反应?”
李宜春问的,自然是其它几个大部落的首领。
李宜春能成为名义上的羌戎首领,既是因为他背后有大燕扶持,也是因为他所在的部落是一众部落里人口最多、经济最富裕、兵马最强壮的。
除了他所统领的部落外,羌戎还有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
那些小部落没什么地位,只能依附着大部落勉强维持,他们的意见并不重要。真正需要在意的是另外几个大部落。
李宜春一边听着属下的汇报,一边默默思量着什么,良久,他又问道:“野利氏的人不是在暗中联络大穆吗,大穆那边有回信吗?”
“这……王上,要召野利氏的人来问问吗。”
李宜春摆手:“不必了,大穆如果有意介入大燕和羌戎的谈判,肯定要做出应对。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准备迎接大燕使节团。”
不管羌戎各大部落私底下是怎么想的,明面上,他们都摆出了最高礼节迎接大燕使节团。
当天晚上,王庭里准备了盛大的篝火宴会宴请使节团,香气四溢的烤全羊和西域的葡萄美酒摆满了桌案。
李宜春作为此地的主人,先是问候了正使靖国公,这才与宋叙攀谈起来:“宋副使,一别多年,你的风采更胜昔日。”
宋叙端起酒杯:“羌戎王过誉了。在下不过是寻常资质,羌戎王才是杀伐决断,器宇非凡。”
李宜春道:“你们圣人看中的人才,怎么可能是寻常资质。对了,我与你们圣人相交多年,不知你们圣人可还圣安?”
“多谢羌戎王对圣人的关心,圣人福泽绵长,凤体安康。”宋叙笑饮了一口美酒,“在出使之前,圣人曾经召见过我,命我见到羌戎王以后,一定要代她转告对羌戎王的关心。”
“哦?”李宜春眉梢微挑,漫不经心,“不知你们圣人都让你转告了些什么。”
宋叙道:“圣人说,她希望能在自己四十岁的寿辰上,看到羌戎王前往大燕京师觐见。”
李宜春微微一愣,而后仰头大笑。
他可还记得,当年霍翎对他说过类似的话语。只不过霍翎的原话是:“如果你实在好奇,有朝一日可以亲自前往大燕京师,向我们的天子朝贡觐见。”
如今宋叙代为转述的话语,却变成了“向她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