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0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霍翎唇角弯起,也没有揪着这个话题不放,转而道:“文盛安是你的老师,我本不该在你面前多做评价,但我并不喜他为人。他是先帝的心腹重臣,受过先帝大恩,原该多为先帝考虑,但他开口就是江山社稷,仿佛他所作所为才是忧国忧民,先帝做的就是耽误了国计民生。

“在我成为太后以后,他一直与我不对付,仗着自己百官之首、辅政大臣的身份,几次三番想要驳回我的政策。

“他看似是看不起女人,但实际上,他是想成为把控朝政的权臣。只要将我压下去,将我逼回后宫,他就能够把持朝堂大权。”

“我知道的。”季衔山握住霍翎的手,“朝臣说得再怎么好听,也都是外人。我与母后,才是血脉至亲。”

霍翎与季衔山说了很多他幼时的事情。

到了晚上,她还亲自下厨,给自己和季衔山各下了一碗面。

季衔山其实设想过最糟糕的情况。

在他心里,最糟糕的情况,应该就是母后强塞给他一个他并不喜欢、也不认识的皇后——这个皇后可能是出身桑家、出身镇国公府、出身邱家,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家族,总之一定是出身于太后党——然后强硬地不肯有丝毫让步,只要朝臣不开口暗示,母后就会当做无事发生,迟迟不肯让他去触碰朝政。

但是,最糟糕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母后没有从什么桑家、镇国公府、邱家给他挑选皇后,而是从陆家挑了阿琢。她没有想过在他的婚事上大做文章。

母后也没有一味强硬到底。在朝臣开口暗示之前,在他还没有举办正式的大婚之前,母后就先一步松口,同意他参与朝政、批阅奏折。

因此,当他与母后一起漫步在凤仪宫里,听着母后回忆起曾经相依为命的温情脉脉与惊涛骇浪,他才会如此动容愧疚。

面条散发着淡淡的属于食物的香味,热气腾腾的雾气扑面而来。

在这样的温馨与宁静中,天狩十年除夕夜那场风雪杀戮好似都远去了。

困扰季衔山无数个日夜的梦魇,也变得不真切起来。

在这碗热气腾腾的面食里,母子间曾经有过的一些隔阂与疏远,似乎都被逸散的热气给冲淡了。

一晃眼,随着凤仪宫修完成,新移栽的蝴蝶兰在庭院里生根发芽,也到了陆琢的及笄礼。

霍翎没有亲临,但礼仪当天,她派人送了丰厚的及笄礼,以及一道册封陆琢为襄城县主的诏书。

立后大典在即,众人都没想到太后娘娘还会下这样一道诏书。

不过,这也更能说明太后对皇后人选的看重与满意。

立后是一码事,册封陆琢为县主又是一码事,谁看了不说太后这事办得敞亮。

就是陆琢,也得多多念着太后的好。

这场册后大典办得极为盛大隆重,令无数人叹为观止。

大婚次日,帝后一起来寿宁宫给霍翎请安敬茶。

霍翎从小夫妻手里接过茶杯,又命无墨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见面礼。

稍晚些时候,淑太妃也带着其他太妃一起过来见这对新人。

陆琢给淑太妃行半礼。

淑太妃避让回礼。

皇后宝册和凤玺,都已经在册后大典上,由季衔山亲手交给陆琢。

这会儿淑太妃过来,提到的就是六宫宫务:“先前太后娘娘忙于前朝政务,陛下又未娶妻,宫务暂由我代理。如今太后娘娘有了儿媳妇,我也想躲躲懒了。”

先前淑太妃就跟霍翎打过招呼了,如今淑太妃旧事重提,霍翎也不惊讶,只笑道:“我知道你想早些搬去长公主府,但阿琢刚进宫,眼下正是年底,你总得在宫里多住一段时间,带一带阿琢。”

陆琢也道:“还望淑太妃不吝赐教。”

淑太妃眉开眼笑:“当不起皇后赐教一说。我在皇宫里待得好好的,现在搬出去和年后搬出去也没区别,就是提前打声招呼,让皇后有个准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