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花灯(第2页)
让她没想到的是,原来要求的诗句内容……不只是写关于桃花的诗文,还要求多。
那位公子的答卷她看了,写了满满一页纸,字迹细小隽秀,就是给她半月时间她都未必能背出这么多关于桃花的诗句,让人叹服,她输的心服口服。
沈凝顷身着一袭鹅黄衣袍,手中握着一盏滚灯还有一盏莲花灯,三步并作两步下了高台。
当沈凝顷走到阿昭身旁的时,只见看着两个少年手牵着手,姿态亲昵,旁若无人。
她点了点头,一副“我都明白”的样子……
果然是断袖。
“恭喜。”沈凝顷偏着头,不太自然地说道,“刚才……是我不对。不该戏弄你……”
她方才话语轻佻,却没想到对方也不恼,还笑眯眯地夸她好看,真不知道这人是脾气好,还是听不懂她的逗弄。
“承让。”阿昭礼貌点头,“无碍。”
沈凝顷提着花灯离开,走到远处,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目光落在阿昭手中的走马灯。
她缓缓叹气:“可惜了,只有那盏灯才配得上他。”
阿昭和沈墨慢慢远离人群,在僻静的河岸散步。
夜晚的凉风拂过,吹动少年的衣衫,他们并肩而行。
不远处,丝竹声声,靡靡之音萦绕耳畔,画舫上衣衫单薄的姑娘招摇着手帕,嬉笑声阵阵,她们随风起舞,衣衫单薄,曼妙的身姿,如同因风摇曳柳枝般婀娜。
沈墨对花船生意略有耳闻,随即,隐藏在黑色面具下的脸微微泛红。
“别看。”沈墨按着阿昭的肩膀,将人转了一个圈,他低头,目光盯着地面,有些不知所措。
如果他知道河上有歌女起舞,是绝对不会带阿昭来这里散步的。
“嗯?”阿昭不明所以,有些疑惑。
沈墨这是看到了什么?
刚才映入眼帘的,无非是几条花船,还有一些身不由己的姑娘们。
阿昭记得,每到倾华节,都是花楼姑娘们可以出来赏花灯的时刻,管事的妈妈会租一条画舫,让姑娘们上船。
美名其曰:赏花。
只不过赏的是什么花,答案是许多人心照不宣的。
“别学坏。”沈墨牵着阿昭的手,快步地往回走。
阿昭的手被沈墨握住,她能感受到沈墨手心里的细汗。
这一世的兄长,似乎还未谙情事?否则,又怎会因为看见画舫跳舞的歌姬而紧张不安。
阿昭不知道,沈墨看见画舫上衣衫单薄的女子,一时间心烦意乱,他仿佛看见了梦中出现的清冷白衣女子,手握玉笛,吹奏曲调……
而她那双漆黑澄澈的眼睛,像极了阿昭的眼眸。
河面上倒映着夜空的祈天灯,一轮圆月宛若玉盘,映照在水波不兴的河面。
成百上千的、燃着小蜡烛的莲花灯随波逐流,载着放灯人的美好愿景,渐渐飘向远处。
这条河,是通往锦都城外的护城河,水流流过护城河的尽头,再汇入时常造成洪灾的离河,最后汇入落光海。
其实,莲花灯在护城河的下游,便会被竹筏或者船只阻挡,传言向河神祈愿,可得一心人的美谈也不过是虚妄。
夜色渐深,热闹的人群也已渐渐散去。
今夜并无宵禁,锦都城中维持秩序的禁卫军大多数进宫了。
夜深之后,只有轮流巡逻的一百禁军还在街道上巡查。
“追!”前面是慌乱的脚步声,不远处身着鹅黄衣衫的小公子正被几个壮汉追赶。
沈墨不是什么热心肠的人,在锦都城,平民百姓的生存都要仰仗权贵鼻息,若为了救人把自己的前途命运搭上去,实在不值得。
在听到杂乱脚步声时,沈墨立马将阿昭带入一条小路的屋檐下,将阿昭藏在身后。
他们的身影隐匿在黑暗之中,避免被权贵看见。
沈墨冷眼看着被追逐的小公子,追他的人不过是一群酒囊饭袋,不足为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