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9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今日便是她最好的机会。

“十七八年前的冬天,我同母妃从兰陵赶回山院住处,路遇河边,发现有一少年卧在冰上。我一时心软,便央求母妃将他救起。我将他带回家中,命人好生照料,没两日这少年便大好。他说他叫阿九,在此地举目无亲,一直以来全靠抓鱼卖鱼过活。只是冬季河湖结冰,他这才倒在冰上。”萧扶光斜眼睨着檀沐庭,半笑嘲讽道,“我母妃心善,留他在山院中。虽是为奴为婢,不仅没有让他卖身,只好吃好穿地安排,还命人教他写字文章。檀大人,我说得对是不对?”

檀沐庭颔首。

“阿九在我家中住了三年多,直到先帝赤乌二十三年春。”萧扶光继续道,“那年有两件大事,一是三年一度秋闱,二则同年济南府暴雨。我想诸位应对那场雨有些印象。”

“是了,那场雨淹没城中,最浅处都要没小腿。除却建了高楼的富贵人家,多少人都去了外地避灾。”官员中不乏济南人士,提起十四年前那场暴雨,依然心有余悸。

“那场暴雨致使济南府损失惨重,然而时近秋闱,为考生着想,礼部不得不临时下令,将济南府考生尽数转入距离不算远的东昌府。”萧扶光又道,“我说的这些,大家自可打听查探。”

众人交头接耳,除却年轻些的来自外地的官员,依然有不少人对此事印象深刻。

萧扶光命众人噤声,待安静下来后继续说:“但也正是那年春,我家中跑丢一名男奴。”

有人问道:“可是郡主先前所说那名唤作‘阿九’的卖鱼少年?”

“正是他。”萧扶光点头道,“阿九离开,不过少个人而已,原也不是什么大事。谁成想便是这件事,日后竟害我人亡家破——阿九自兰陵逃去济南府,路遇桃山老人,听闻桃山老人有易容的本事,便要其为自己易成另一番面目,靠着另一个人的身份活了下来。从秋闱到春闱,再到殿试,进入朝廷后结植党羽,笼络人心,玩弄权术,最终成了一人之下的权臣——”

说到此处,她指向檀沐庭,“此人就是他——檀、沐、庭!”

此言一出,刑部大堂内外一片哗然。

且不说卖鱼少年阿九缘何会出现在谢妃与年幼的郡主身边,光凭这偷天换日的身份,便足以震惊朝野。

“易、易容?”有人惊呼出声,“好好的人如何易容?难不成真同书中所说,那桃山老人有整骨的本事?”

“阿九出逃时,面容已长成。若是整骨,短时间内可是无法恢复的。他用的是更快更便捷的法子——”萧扶光冷笑道,“换脸。”

不消她多作解释,单单这两个字一说出口,似乎就能闻到其中的血腥气。

华品瑜虽知道不少,然而听她直接道出,不免也觉得残忍。

此时连夹在人群中的袁阁老也忍不住了,高声问道:“换脸?如何换脸?难不成是用另一个人的脸装在自己脸上?”

“袁阁老不愧活了这么大岁数,到底还是有些见识的。”萧扶光睨了袁阁老一眼,继续道,“袁阁老说得不错,阿九正是将另一人杀死后,将人的脸皮剥下换到自己脸上。”

有胆小些的,听到这里便晕了过去。

檀沐庭在朝中结交了不少人,旁人见他从来都是一副和善面庞。而今再观之,却只觉得那张俊秀的面皮之下是一颗魔鬼心,实在令人骇然。

化雪之时本就寒冷,现在更加凉飕飕的。

也有胆大些的质疑:“檀大人…阿九若真换了脸,定是换的原来的檀沐庭的脸。可原来的檀沐庭又在何处?”

萧扶光也不多说,命白弄儿将誊来的文书分发传阅。

“正是那年济南府暴雨,真正的檀沐庭于前赴东昌府赶考时遭其毒手。”萧扶光顿了顿,继续道,“那时死的人太多,数目难以核实,但檀沐庭的尸身早已被掘出,只是缺了脸,便作无人认领的男尸以计。”

第502章

杨柳东风(十四)

众人争相传阅,所谓文书,不过曾是一张纸,上有寥寥数句:“二十三年辛卯年夏济南疾雨,冲毁堤坝十余处,雨没内城致百人亡…于城郊寻得无名男尸一具,面目尽毁,难辨其本貌。”

不必等人来问,萧扶光便道:“御史沈磐,从前曾在山东一带任通判,相信不少人也都见过他。这是他于桃山老人遗落的手札中得到的信息,料想事出蹊跷,便保存多年。我同沈磐兄妹交好,这便是他交给我的,原手札还在我身边,只因年代久远,传看必有损,于是誊了几份出来给诸位看。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不会诬赖别人,究竟谁是谁非,相信大家心中自有一杆秤。”

??在朝中行走十数年的檀大人,儒雅风趣,丰采如玉。你若同他有些交情,一朝有难说与他听——世间难事,能用钱解决的十之八九,他必会慷慨解囊助你渡过难关。改日发达再去找他,哪怕千贯万贯他也不要你还,只布一席菜,再打半斤好酒相请,往事就此揭过再不提。

钱财粪土,通达练情。人缘好到一呼百应,多少人信他爱他,到头来竟是个杀人凶手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