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村里人杀猪宰羊,穆卫祈就倚靠在门框上就地而坐,旁边还有不少人或蹲着或坐着与他唠家常。有人问他手怎么了,他道:「不碍事,不妨碍喝酒。」

这句话吕宣听懂了,但是她没有再举止他不要喝酒了,当皇帝很累的,让他快乐一下也好。

第130章

小小的宛州城几乎都认识他们父子两个,穆沧钧没进京城前就是宛州城的小小游侠,天天在宛州城晃荡,他长得跟他父亲别无二致,再加上他是南家的外孙,也就是穆卫祈因病苍老了,人们才一时半会儿没有认出穆卫祈,不然他往街上一站,就该轰动了。

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痛饮达旦,所有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吕宣躺在一家农户屋里刚刚睡着,穆卫祈就拄着拐杖拍了拍她肩膀道:「我们该走了。」

他从胸前掏出两个香囊,嘱咐吕宣每家每户门口放一块碎金。自己坐在村门口的石头上休憩。天还没有亮,抬头是深蓝色点缀着繁星的星空,山野间的蟋蟀,田鸡,蝉喊着不停,他望着故乡,泪眼婆娑,看着曾经的住处,原来的破茅草屋已经倒塌了,上面是南家人盖得一座精致漂亮的瓦屋。

他在想,如果天下太平,他不去造反,老老实实过日子,凭他的勤劳劲,自己将来绝对会是一个出色的瓦匠和木匠。

他如果再认点字,那他会去典当铺做一个最精打细算的帐房先生。等省吃俭用十来年,就能攒下钱盖间屋子,凭自己的相貌,自己肯定能娶到十里八乡的俊俏媳妇,再给妹妹置办一套桌椅木箱当嫁妆。

然后生一双儿女,最后老死在宛州城,这没有什么不好,不是……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

吕宣把所有钱都放在门口的显眼处,勤劳的庄稼人马上就要醒过来了,他们很快就能发现,她一路小跑到穆卫祈跟前,对他道:「走吧。」

吕宣搀扶着穆卫祈,「怎么往山里走了?」

「这山里有一条小道,沿着走绕一圈能出城,咱们静悄悄走吧。」

「好。」

走到一个山沟里,遇到一条潺潺的溪流,他突然指着小溪旁边的一棵大树道,「那里是我和南玉锦相遇的地方。她曾经在那里煮粥喝,她的布包里装了半袋新米,她说她就是为了吃家乡里的新米,才从师父身边回来了。

一路从青城跑到宛州城,真不知道她怎么能跑这么远的。你们都说沧钧像我,完全不像她,沧钧喜欢吃大米,一天不吃米饭都难受,一点都不喜欢吃面,我想这点应该是随她的。」

「他可不像你。他是他,你是你。你是第独一无二的。」她笑道。

出了城,他身子一瞬间就垮了,人浑身都没有力气,这个人像没骨头一样,瘫软在地。吕宣赶紧叫人把他背到船上,沿着水路一路进京。

期间吕宣用悄悄命人用飞鸽传书和八百里加急传军令的方式,给太子报信说他父皇快不行了,让他赶紧先去京城渡口驿站接应,最好带上皇后。

穆沧钧巴不得他爹赶紧死了自己好上位,并没有告知自己母亲,而是自己带着东宫亲兵早早就候在渡口等待。

船行至半路,他的手臂上已经生满了蛆虫,不停流着脓水,浑身上下也发着恶臭,一咳嗽就是鲜血,他时而清醒,时而不清醒,不清醒得时候,嘴里嘟囔着想回家,想回宛州城。

清醒得时候他就完全是个居高临下目光深邃的君主,吩咐着种种事宜,是他死后的种种事宜。

「黄河的水得治,告诉太子务必三年内就得开始。安南府收下来了就要尽快开放科举。北边的长城也要修,如果国库不够还得以治水为先。我死后宛州城的税免三年。

去年京郊有瘟疫,今年千万要小心,叫道观寺庙熬药施药预防为准。太子没有打过仗,叫他不要怕,北蛮虽勇但无谋,切记智取为上。」

太监们拿着毛笔依依记下他的遗言,「我对不起皇后娘娘,我死了,皇后娘娘想去哪就去哪,不要

限制她的自由,我和她两清了,哪怕她不愿意呆在族谱宗庙上都无所谓。告诉公主,要不不嫁人,将来就算嫁人了,不允许她只有一个男人,她要是非一个男人不嫁,就把她贬为庶人,不认她这个女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