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第1页)
弘晖抬眼,见安然神色温柔的看向他,心中五味杂陈,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去吧,按照你的心意去做你想做的。」安然道:「你皇阿玛那边,我去担着,起来吧,回去先好好睡一觉。」
弘晖跪了许久,膝盖已经有些僵了,安然见状,赶紧叫来两个年轻力壮的小太监过来背着弘晖。
「去吧,宫门给你留着呢,你福晋带着无忧在门口等着,别叫她们等久了。」
弘晖这才明白,怕是福晋求到了翊坤宫,皇贵妃娘娘这才赶来的。
送走弘晖,安然进了养心殿,见胤禛眉头紧锁,一脸烦躁地看着摺子,心知他怕是放心不下弘晖。
「他心里煎熬,若是出家为僧能让他好受一些,四爷不若就答应了吧。」
她给胤禛倒了一杯茶,递上前温声劝道。
胤禛见是安然来了,神色放松了些,将手里的摺子随手一丢,揉着脑袋靠在龙椅上,叹道:「几个孩子中,唯有弘晖太过纯善,都是读书读的太多,把脑子读迂腐了,这才叫他只知道钻牛角尖,成日里折磨自己。」
安然道:「弘晖有赤子之心,却也心思敏感,小桂子与他相伴二十多年,什么性情他自是了解,娶侧福晋那天,他只是醉了,又不是傻了,虽然小夏子被他严刑拷打也坚称并未带弘晖去过小桂子那儿,但弘晖定不会相信。
一方面,他痛苦于自己酒后失态,恨自己刺激小桂子行凶,导致自己母亲丧失生命,另一方面,也认定小桂子是为了他而行刺皇后,最后又服毒自杀,丢了一条性命。
两种情绪交织,怕是让他整日煎熬,痛苦难安,夜不能寐。」
胤禛闻言不再说话,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罢了罢了,随他去吧,他若觉得出家为僧,远离世俗能让他好过一些,那就让他去吧,我这个做阿玛的,总归是犟不过孩子的。」
安然拍了拍他的手以示安慰。
弘晖终究还是成了僧人,并未在皇家寺庙出家,而是去了以前胤禛曾带他们去过的众生寺,原来的了无师父已云游多年不知踪迹,为弘晖剃度的,是如今的住持,了无师父的师弟。
自此,弘晖成了众生寺中一名僧人,法号忘尘。
忘尘师父一身布衣僧服,跟在众师兄身后,宛如一个普普通通的僧人,每日念经颂佛,打水砍柴,侍弄寺庙里的菜地。
而他身后,不知何时又跟了个小僧,这小僧面白无须,身形偏瘦,干起活来倒是麻利,一心一意跟在忘尘师父身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忘尘师父的小徒弟。
而只有寺庙里的师兄们知道,忘尘师父向来不喜这小僧,只是撵了好几回也撵不走,便只当看不见。
有师兄好奇问那小僧:「忘尘不喜你,你又何必跟着。」
小僧笑了笑,看着远处的背影,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小僧以前答应过俗世中的师父,一定要照顾好忘尘师父的,小僧若是失言,以后可就无脸去见师父了。」
第490章
木兰盛会
皇后仙逝,中宫之位空置,皇上似乎也无再添新人的打算,如今三贝勒在朝中威望渐重,宫里皇贵妃也受宠依旧,有人脑子一转,便上了摺子,请皇上立后。
胤禛也早有此意,回头和安然说起这事时,安然倒没拒绝,只道:「立后一事事关重大,先皇后刚故去,为表哀思,还是往后推两年吧。」
安然这般说,但胤禛知道她是顾虑弘晖,感慨地拍了拍她的手,叹气道:「委屈你了。」
名分不名分的,都已经这样过了大半辈子了,安然并不执着,倒是胤禛在朝堂上将她的话复述了一遍,朝臣一听,皆夸赞皇贵妃贤良淑德。
雍正四年便就这么过了。
雍正五年,这是个大丰收年,开年便是全国各地教育司送过来的学子年底考核成绩,获得奖学金者众多,已初现文风盛世。
而到了五月份,红枫书院第一批正式毕业的学子被安排进了各行各业,百姓们这才知道,原来毕业了还包找活计,这一年来报名的人更多了,好在书院经过两年扩建,规模不算小,便是再多一些,也能容纳得下。
八月中秋刚过,江南那边又传来喜讯,一年两收的双季稻,早稻收割在七月中旬开始,八月初大部分抢收完成,当地知府治下产出的数据送到了胤禛御案前,各地粮食产量皆有了显着提升。
其中,产量最高的田地主人得到了当地知府热情招待,多年的种田经验,土地施肥配方,自己研究改进的耕地器械等等,皆记录下来,也送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