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杜国胜对时桐很好,帮他洗澡丶理发丶捉虱子,还亲手缝衣服给他穿。

杜国胜让时桐想起他爷爷,尽管如此,时桐依然不敢轻易相信杜国胜,他怕杜国胜又把他给卖了。

时桐时时刻刻都在观察杜国胜跟哪些人有接触,这些人有没有可能是买卖小孩的;时桐还经常搞一些小动作,来试探杜国胜对自己到底是假惺惺地做戏还是真的心存善意。

时桐这些小动作杜国胜都懂,杜国胜没跟时桐计较,一如既往地对时桐。时间长了,时桐才渐渐接受了杜国胜,愿意上桌跟他一起吃饭——之前时桐都是躲在墙后一边警惕地观察四周一边狼吞虎咽。

在杜国胜家里吃了一段时间饱饭,时桐终于胖了一点。

一次吃饭的时候,杜国胜问时桐:「你真的在林子里独自过了小半年?」

时桐点了点头。

杜国胜惊叹道:「你一个小孩,太不可思议了。这里的树林是地狱,当年我们一群当兵的,都有大半走不出来。第一次见到你的那片墓地,埋的都是我的战友,那还只是小部分找得到尸体的,大部分……尸骨无存。」

时桐边吃边问:「你当的是缅甸的兵还是中国的兵?」

杜国胜布满皱纹的脸微微一笑,「当然是中国的兵,我是中国人。」

「那你为什么不回去?」

「回不去了啊……」杜国胜的语气羼杂着复杂的感情,他从敞开的大门往外看,看向天空那几片云,沉默了许久。

那时候时桐年纪小,还不能理解杜国胜语气中绵长的忧愁与无奈,他只是奇怪为什么杜国胜说自己是中国人却又说自己回不去,直到很久以后时桐也跟杜国胜一样的时候,他才明白杜国胜的心情,才知道那句「回不去了啊」有多么沉重。

很久以后时桐才知道杜国胜那一个村子都是什么人,他们是抗日时期滞留在缅甸的远征军老兵及其后裔,但当时桐有条件通过读书了解那段历史的时候,这个村子早没了。

得知时桐是被拐来的中国小孩后,杜国胜义无反顾地对时桐说:「我们送你回家。」

「真的吗?」时桐喜出望外。

「真的。」杜国胜露出慈祥的笑,他告诉时桐:「我们救过不止一个像你这样被拐卖到缅甸来的人,有小孩也有大人,我们把他们送到边境线,只要到了边境口岸,就安全了,就能回家了。我们自己是回不去了,但我们能把别人送回去。」

时桐来到缅甸之后第一次激动得哭了出来。

几天后,杜国胜开始为送时桐回国做准备,村子里的几个年轻后生自告奋勇地加入队伍,这些后生都是远征军老兵们的后代。有个跟杜国胜一样年纪的老奶奶拄着拐杖,把几件衣服和一些吃的送给时桐,听杜国胜说,这个奶奶当年也是远征军的一员,她是医疗兵。

杜国胜找出一张地图,铺在桌上,在杜国胜的讲解下,时桐才知道,原来自己跑进丛林,在里面毫无方向地乱窜,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越走越往南,进丛林之前他在果敢,现在他在小勐拉,隔壁就是大名鼎鼎的金三角。

有了杜国胜,时桐以为自己回国在望,饭都比以前吃得香,晚上做梦都是美梦。但命运格外喜欢玩弄人,一个叫坤应莱的人的出现,把时桐的美梦彻底打碎,取而代之的,是一段长长的噩梦。

第42章往事4

缅甸是二战之后军阀混战最久的国家,盘踞在缅北的几大军阀几乎都是华人武装力量,缅北贩。毒丶人口买卖丶电信诈骗的团伙之所以那么嚣张,就是因为他们有这些武装力量做保护伞。

坤应莱是缅甸军阀之一,那个时候他的主要活动地盘在金三角,从事贩。毒生意,有事没事跟别的军阀打打仗,欺负欺负周边老百姓。

坤应莱是在时桐和杜国胜准备出发的前一天出现的,这天,坤应莱派兵把杜国胜所在的村子围了起来。

杜国胜脸色一变,叫时桐躲在屋子里藏好,自己从床底下抽出一把步枪。杜国胜手持步枪,走出去面对坤应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