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1页)
槐花不比五婶子,最怕这种湿滑的软体动物,看起来像蛇。见黄鳝朝着自己游来,吓得一蹦三尺高,扔了手里的秧苗,大喊大叫着往岸上跑。
正巧虞乔北挑秧苗过来,二话不说跳下水田,瞅准了位置用双指夹住了黄鳝七寸的位置。
看来这抓野物的本事没白学。
黄鳝被丢进了小木桶里,虞薇念让五婶子一会带回去,正好加个餐。
「这是小北抓的,我哪能要?」
「那还不是婶子你先瞧见的么。婶子也别跟我客气,回去泡些黄豆跟黄鳝一起煨熟,给五叔下酒喝。」
第58章
有了五婶子几人帮忙,五亩田的水稻只用了两日的功夫就全部种完。
终于得了清闲,妇人们相约着一道上山挖着野菜。
寂了一冬的麦子疯狂滋长,路边不知名的野草开出各种颜色的花儿。有风略过,清新的气息拂面而来,叫人心生舒畅。
不同与田野地间,山间大树蔽日,饶是已经开了春气温逐渐回暖,初入山中时还是觉得有些冷。
虞薇念垫着脚尖,小心翼翼的折着树端的刺嫩芽儿。春日里的野菜品种最多,她独爱刺嫩芽。
还记得去年第一次吃刺嫩芽时,差点没吐了出来。刺嫩芽气味特殊,初闻时只觉得难闻。虽说入口鲜甜,可甜过之后却是微苦。
都说先苦后甜,她还是第一次尝到先甜后苦的。
当初她是秉着不可浪费的宗旨,硬是将盘子里的刺嫩芽都吃了下去。不想一盘子吃完,竟爱上了这股味道。就好比香菜,不喜之人厌恶至极,喜欢的人却嗜之如命,吃什么都要放上一些。
除了刺嫩芽,此时的蕨菜也正是鲜嫩。奈何就带了一个篮子,便只掐了一把儿来用做蘸酱菜。待过几日得了空,再来多掐些回去晒干或是做泡菜。
「今年开春到现在都还没下雨,菌子木耳还没出来,就连笋子也都没冒尖。」张娘子寻了块石头坐下,揩着额头的细汗。
自从有了朝天椒,又有了阿念给的凉拌木耳的法子,她家男人就好上了那一口。去年摘的木耳大多都卖了,留的那一点早在开春前吃完了。
她便盼着,盼着开春落场雨,再采些木耳回去解解尝。
五婶子抬头看了看天,稀碎的阳光透过树冠落到山间,星星点点,心里泛起一丝担忧:「也是奇了怪了,往年这个时候起码落了好几场的雨,今年是一场雨没下。」
庄户人家,靠得是老天爷赏饭吃。风调雨顺,得有足够的雨水才会有好收成。可过完年至今,竟是一滴雨没落。眼瞅着这天没有半点要下雨的样子。五婶子开始担心,担心那几亩才种下的水稻会**死。
一直没说话的虞薇念偷偷在心里有了计较。在她十岁以前,电抽水机尚未普及。那时候夏天抗旱用得是老式水车,恰巧她爷爷就会做这种水车。
小时候的农村没什么娱乐活动,她爷爷做水车时,她就蹲在一旁观看。是以水
车的制作步骤,她倒是知道个大概。
若是一直不下雨,她倒可以尝试做个水车出来,从河中引水灌溉。
如此想着,心中担忧消去了一些,又提了篮子开始挖野菜。
山中的野菜她能认识大半,遇到看起来好吃却又不认识的植物便会问上一嘴。
「婶子,这个能吃吗?」虞薇念指着地上叶尖儿卷曲的植物问道。
「这是猫爪子,不但能吃,味道也是美得很。」
虞薇念这才细细看起来,只见那卷曲的样子确实像极了小猫的爪子。
山中野菜繁多,田间地头的野菜也不少。
田埂上,小路上,甚至菜地里缝隙里,都长满了各色野菜。从山上下来,虞薇念又从路边挖了些嫩荠菜和婆婆丁。
阳光正好,虞薇念坐在前院,将挖回来的野菜一股脑倒在地上挑拣起来。眼尖的母鸡闻着味儿就跑了过来,啄起地上的野菜开始进食。
虞乔北捡起块小石子砸了过去,母鸡惊得扑腾着翅膀跑开。
「一会儿有你吃的!」虞薇念抓了两颗扔了过去。
说起来,去年抓的几只小鸡,到现在只剩了两只母鸡。原本养鸡就是为了下蛋用来自家吃的。几只母鸡也争气,去年开窝后基本每天都下一颗蛋。偶尔吃上一顿加个餐,李氏还攒下了不少。
落雪后,连着鸡下的蛋都少了,李氏攒了好久才攒了五十个蛋。
前几日见有只母鸡开始抱窝。想到这蛋都是年前攒下的,那时候的大红公鸡还健在,蛋都是受精蛋。虞薇念突然心思一动,挑了三十个鸡蛋摆进了鸡窝里,让老母鸡去孵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