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1页)
阮父手里为数不多的柴禾也劈得差不多,这柴不是买的,而是砍了后院碍事的几棵树,晾了几天成柴,再之后就得花钱买柴了。
想到乡下随处可见的枯枝落叶到了府城还得花钱买,他又是一阵心梗,怎么就这么不习惯呢。
好在马上就有八十亩地,这么多田地的出产别说养一个女儿,就是十个也绰绰有馀,这么一想才好受点。
随后,阮父拿着钱迫不及待拉着阮母出门,别说,七百两,换成银票也就七张轻飘飘的纸,揣在怀里却比千斤还要重,他一个人还真不敢。
两人打底,他也不怕被人抢了,到了隔壁的隔壁街牙人处,一手交钱丶一手交货,确认地契没有问题,又马不停蹄地去衙门过户,待见到挂着闺女名字的地契,阮父提了一下午的心总算落了回来。
只要到衙门过了户交了契税,就是地契丢了也可以找回来,不像银子,丢了都没处找去。
「可算完事了。」衙门外,阮父阮母齐齐长舒口气。
「八十亩地啊。」阮母感慨,在乡下也算得是一个小地主了,「你怎么想的?」她问,她怎么不相信老头子没提前想到要照看的问题呢。
「还能怎么想,我这几天看了,府城除了什么都要花钱,也没什么不好的。」
「这么快就改了主意?」
「嘿嘿,」阮父贼笑,「你还记得老林吗?」
「记得啊,就镇上你那个老伙计,还来咱家吃过饭呢。」
「对,就是他,前几天碰见他,见我来了府城,他正好也想来开个分铺,就问我愿不愿意参个伙。」
「靠谱吗?」阮母第一时间怀疑,咋好事都赶到一起了。
「那肯定的啊,我寻思着,这活能干,老林的为人我们都知道,总不至于坑我们,而且,他那镇上铺子开了那么多年生意也不差,来府城总有些成算。再说了,我们总不能真的一辈子靠女儿吧,小石头快到年纪,也得为他打算点。」
「那咱们就干了?」阮母试探。
「干了。」短短两个字硬是被他说出了豪情万丈的味道来,随即就萎了,「老林给我的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去他铺子里当师傅,一个是跟他一起出本钱,这铺子就算我们两人一起开的,你说选哪个好?」
要是以前,阮母肯定想也不想就选择第一个,当师傅没什么不好的,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可在闺女的对比下,她的压力有点大啊。
「要出多少钱?」
阮父小心翼翼说出一个数字。
「什么!」阮母震惊,「五十两,咱们哪有那么多钱。」
「所以我才一直没敢说嘛,」阮父委屈,「铺子暂时是租的,费不了多少钱,主要还是要买木材,总得先将家伙都摆上,做几件东西在那,才有人上门不是。」
「等等,你让我想想,五十两,咱们凑一凑能拿出二十两,还差三十两。」阮母急得在原地转圈圈,心道这二十两从哪里来。
「要不,咱们跟大哥借。」阮父试探问。
「那哪能够,大哥家也不宽裕,借了指不定什么时候能还上,而且,闺女有钱咱们再去借别人的算怎么回事。」
「那可怎么办啊。」
「找慧娘借,你打欠条。」阮母下了决定,「我身上还剩三十多两,不要慧娘多出钱,你到时候写张借条。亲父女,明算帐!」
「那行。」阮父本就没有要女儿钱的打算,闻言立即喜笑颜开,「那明儿我就去找老林,他都急死了。」
「谁叫你早不说。」
「我哪敢啊。」阮父嘟囔,巧得他都有点怀疑。
阮府,转悠一圈回来的阮柔接过地契,嗯,八十亩地,还算不错。
紧接着,阮父阮母就提起了借钱的事。
「爹娘,三十两,你们直接拿就是,哪里用得着打借条。」
奈何两人打定主意,硬是让她写了借条,阮父慎重地按下手印,再接过三十两,这才心安理得。
阮父阮母安心,阮柔同样十分高兴,看样子,爹娘是真的准备在府城安家,这比多少银子都叫她开心。
第32章酉时,日头刚落山,夕阳的馀晖洒下,灿烂的红霞染红了半边天。阮家的新宅,客人陆陆续续上门。……
酉时,日头刚落山,夕阳的馀晖洒下,灿烂的红霞染红了半边天。
阮家的新宅,客人陆陆续续上门。
曹娘子领着一众活计们前来,然后是阮柔近期结识的几个制香师,有了宅子日后也可请他们上门来交流制香,最后,是阮父的老相识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