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1页)
闻言她就不再谦虚,功劳该领还得领。
「我是这么打算的,你听听有什么不合适的,咱们还可以再商量。」
阮柔认真听着。
「每个月的月钱呢,先给你涨到十两一个月,这样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两。」曹娘子扳着手指细细给她数,「另外呢,按照行规,芝兰香的研制应该给你一笔报酬。我这里有两个方案,你且选一选。」
「一个呢,是我们用三千两把这方子买下来,这样以后芝兰香就归春林香斋所属,你不能再对外售卖丶更不能把告诉别人,也就是所谓的买断。
还有一个呢,我们一次性先给你三百两,剩下的芝兰香每卖出一份给你一百钱,相当于分成。
两个方案你看如何?」
阮柔心中忖度,两个方案各有优劣。前者的好处是她能一次性拿到三千两。这价钱对于一个新手来说,是非常实惠的价格了,毕竟隋大师的宣和香也才卖了五千两。
有了这三千两就可以解决她目前经济上的所有困境,阮家的条件也会大为改善。
而后者,坏处是短时间内拿到手的只有这两三两,但从长远来看,芝兰香能拿到的分成绝对不止这三千两,且也是一项细水长流的买卖,不必担心一笔横财反倒引来灾祸。
「我选择分成吧。」思虑再三,她还是选择了后者。
「还是慧娘你有见地,你放心,这能赚的绝对不止三千两。」
交情归交情,口说无凭,还得立字据为证。
按照方才所言,曹娘子写了一份极为妥帖的契书,双方各自签字丶按下手印,然后拿去衙门备份,这件事就算了了。
一切结束,阮柔的手中有了足足四百二十两银,其中多出的一百二十六是提前预约给她的一年工钱。
有了这笔钱,她暂时也可以在府城安置一个小宅子,顺带将阮父阮母还有小石头三人接过来,只不知他们是否愿意。
在府城寻摸宅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她托了牙人帮忙,又去信说明此事,问他们是否要过来。
想像着阮父阮母会有的惊讶表情,她忍不住心生愉悦。
事实也的确如此,估摸着时间差不多,阮母去镇上采买,顺手就把信带回来了。
她不认得字,信还是交由小石头来读的。
「什么?」
「什么!」
阮父阮母脸上露出了同款震惊表情,张大嘴巴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就连读信的小石头此刻也忍不住停下来,瞪圆了一双眼睛。
「姐姐这么厉害的吗?」他前阵子才立下的伟大目标,这还没有开始行动,就被他姐给实现了。
「继续。」阮母最先恢复了镇定,拍拍他的脑袋,示意继续。
「娘,姐问我们要不要搬家去府城。」
「那怎么行?」阮父率先反对。
「怎么就不行了?」阮母一听顿时不乐意,她闺女买的房子让她去住,她怎么就不能去?
「去了咱们吃啥喝啥,」他皱着眉头,老大不乐意,「咱俩都还年轻,小石头又还小,总不能都让慧娘一个人养着吧。」
「这倒也是。」阮母刚才没想到这一茬,此刻也觉得不妥,但转瞬她就改了主意,「我们都有手有脚,去了府城,怎么就不能养活自己。而且慧娘一个人在府城,你放得下心吗?」
其实她最担心的还是后者,近一个月的时间,她每次去拿信都忐忑不安,生怕听到什么坏消息。
府城啊,那么遥远的距离,她一辈子都没去过的地方,闺女一个人孤零零地去了。
如今得知女儿在府城过得很好,她依旧放心不下,总要亲眼看看才放心。
看着兴奋的妻子,阮父沉默,他的木工活尚算可以,去了府城说不定能接到活丶或者找一家木材铺子,总归能养活自己,无非辛苦点。
而且府城的日子总归比安平镇要好,再不济还有家里的田地兜底,总归饿不死,只是人离乡贱,阮家几代在安平镇居住,离了这里总觉得缺了什么似的。
可妻子说的也有道理,慧娘一个人在府城,到底不叫人安心。
想了又想,他道:「要不我们先去府城看看。」
「好主意。」阮母赞同,一说到这里她立马兴奋起来,「我明天就去镇上问问有没有到府城的商队,咱们跟着一起去。」
阮父还想说什么,却见她已经欢快地走开。
「我得抓紧把给慧娘做的衣服赶出来,本来不着急的,地里的庄稼得托人照看,家里的鸡犬豕也得有人喂养,真是越想事情越多。」